正文 第140章 外放(2 / 3)

落實縣裏的應對11號台風,防汛救災方案是由黨委書記張星賢一手負責的,與會的大葉鄉的幹部們都把眼光看向了張星賢,使得張星賢不得不開口說道:“陳書記,我們大葉鄉是完全按照縣裏下發的應對11號台風,防汛救災方案嚴格進行落實的,在台風來臨之前,我還向林縣長做過了具體的彙報。”張星賢沒辦法,繼續謊稱著自己嚴格落實了縣裏的防汛方案,並且把林飛軍也拖下了水,希望林飛軍能幫助自己說兩句。

陳寧在新河的強勢地位,就是連縣長袁華也討不了好,更何況是來新河配合袁華工作的林飛軍了。林飛軍是分管大葉鄉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的副縣長,此時,林飛軍聽到張星賢把自己拉進來了,也不好再保持沉默了,開口說道:“是啊,陳書記,在得知11號台風突然改變路徑,即將向我們新河襲來的時候,我曾經打電話給星賢同誌了解防汛方案的落實情況,星賢同誌當時就告訴我,他們已經認真落實了縣裏的防汛方案了。”

其實大葉鄉發生這大的災害後,陳寧對負責指導和監督大葉鄉防汛救災方案落實的林飛軍就非常不滿意,同樣是負責指導監督縣裏防汛方案落實的副縣長,胡振軍整整一個星期始終工作在豎新鄉,然而這個林飛軍,陳寧在縣政府大院裏就碰到好幾次,工作浮於表麵,根本就是沒有深入到防汛抗台的第一線,在得知11號台風即將正麵襲擊新河,僅靠一個電話怎麼能解決問題呢。但是當著大葉鄉幹部的麵,陳寧也不好直接訓斥林飛軍,隻是很不滿的看了坐在自己右麵的林飛軍一眼。林飛軍看到陳寧的不滿的目光也是心裏一陣的緊張,朝著剛才把自己拖進來的張星賢狠狠的瞪了一眼。

陳寧在了解了費明調查的情況後,雖然指示紀委書記吳立新和副縣長胡振軍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大葉鄉,調查這次大葉鄉受災嚴重的真實原因,但是還到大葉鄉政府來開這個會的目的,一個是想聽取一下富聯強對於災後大葉鄉救災和善後問題的彙報,最主要的還是想給張星賢一個機會,讓他主動交待一下他自己沒有嚴格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以及近年來大葉鄉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如今,陳寧聽到張星賢還是一口咬定自己嚴格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對近年來大葉鄉沒有認真對溝渠和河道進行清淤疏通,導致洪水泛濫的問題絕口不提,心裏非常惱火,當下也沒再跟張星賢多羅嗦,轉而對富聯強說道:“富鄉長,你是大葉鄉的鄉長,我也知道在台風過後,你一直在防汛救災的第一線,那麼你來說說你們大葉鄉究竟有沒有嚴格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另外你再說說你們大葉鄉這次受災如此嚴重,積水退去的速度如此之慢,到底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陳寧的這句話一出,在座的人除了鄧六春和費明外,都是一震,陳寧這是擺明了不相信張星賢和林飛軍的話。張星賢此時如坐針氈,他現在隻能祈禱在車上自己跟富聯強的談話能起作用。而林飛軍見陳寧雖然沒有直接批評自己,但是當眾質疑自己給張星賢的證明,也讓他尷尬不已,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

“陳書記,各位領導,我作為大葉鄉的鄉長,在這次11號台風過後,大葉鄉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失,我是責無旁貸。”此時的富聯強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向陳寧和盤托出,給自己贏得一個機會。

“陳書記,我們鄉在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是由鄉黨委書記張星賢同誌具體負責的。但是在台風過後防汛救災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受災比較嚴重的幾個村莊的防範措施很不到位,有點就根本沒有任何的防汛措施。另外,台風過後,積水之所以排放的速度如此之慢,是由於大多數溝渠和河道淤積厲害,導致泄洪能力的降低。”

正當富聯強正色的向陳寧彙報他在防汛救災中發現的種種問題的時候,張星賢的臉色正在慢慢的變白,雖然會議室中的空調打得很涼爽,但是大顆的汗珠還是從張星賢的額頭滴落下來。

最後,富聯強一副沉痛的樣子說道:“對於我們大葉鄉沒有嚴格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在農田水利設施中存在著這麼多的問題,我作為鄉長還是有責任的,我請求縣委、縣政府對我進行處分。”

富聯強很聰明,在他的彙報中,已經闡明了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是由張星賢負責的,也不難聽出農田水利建設也不是他負責的,那就一定也是張星賢負責的,他這樣主動承認錯誤,請求處分,實質上是已經把張星賢逼近了死角。

而此時的張星賢畢竟是在官場打滾多年的老油子,剛才富聯強的話不過是他一家之言,又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自己隻有死不承認,別無他途。於是張星賢強自鎮定下來,說道:“陳書記,各位領導,我是負責我們大葉鄉落實縣裏的防汛方案的,我敢說我們大葉鄉確實是在林縣長的指導和監督下,嚴格落實了縣裏的防汛方案。至於說積水退去的速度慢,是由於溝渠和河道淤積厲害,降低了泄洪能力,在這點上我想說的是,我們大葉鄉的農田水利建設是年年通過縣農委的檢查和驗收的,我們......”

正當張星賢振振有詞的在為自己辯解的時候,鄉政府大院裏傳來了汽車馬達的聲音,聽起來還不是一輛,而是好幾輛。不一會兒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吳立新和副縣長胡振軍兩人在大葉鄉政府一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進了會議室。

“陳書記。”吳立新和胡振軍走到了陳寧的麵前,雙雙叫道。

“立新同誌,你來向他們宣布吧。”陳寧擺了擺手,朝吳立新說道。

吳立新點了點頭,然後麵向大葉鄉黨政班子領導,一臉正色的說道:“關於大葉鄉在此次11號台風的侵襲中,損失巨大,大葉鄉可能存在著對縣裏布置的防汛救災方案沒有認落實。另外在近年來大葉鄉農田水利建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經縣委研究決定,由縣紀委、農委、水務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上述問題進行調查,我是聯合調查組的組長,振軍同誌是副組長,如果有同誌了解情況的,可以向我們調查組反映。另外從現在起我們聯合調查組將奔赴各個受災比較嚴重的村莊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陳寧則看著一臉慘白的張星賢,淡淡的說道:“好了,張書記,你也不用在解釋什麼了,相信調查組會調查清楚的。”

隨後,紀委坐鎮大葉鄉鄉政府,負責跟幹部談話,胡振軍則帶領著農委以及水務局的人員趕赴受災比較嚴重的村莊,就這兩個情況進行調查取證。

陳寧則在富聯強的陪同下,前往鄉中心小學以及鄉影劇院慰問了目前還安置在這兩個地方的受災村民。

第二天,大葉鄉負責村鎮建設的副鄉長就被雙規,緊接著張星賢也以涉嫌受賄和貪汙防汛專用款也被雙規。大葉鄉暫時由鄉長富聯強主持工作。

調查工作陳寧已經徹底的交給了吳立新,大葉鄉由於受災十分嚴重,副縣長胡振軍目前已經取代了指導和監督大葉鄉落實防汛方案不力的副縣長林飛軍,在大葉鄉主持各項救災工作。

但是,讓一個副縣長長時間在大葉鄉主持救災工作也不是個辦法,陳寧覺得還是應該盡快的落實大葉鄉的黨委書記以及一名副鄉長的人選。

副鄉長的人選陳寧倒是無所謂,交給組織部長劉利民就行了,但是大葉鄉黨委書記的人選使陳寧不得不慎重考慮。因為這次11號台風的來襲,就是因為原大葉鄉黨委書記張星賢的腐敗和不作為造成了大葉鄉三千畝田地被淹,讓陳寧感到心痛的是其中有兩千畝是即將成熟的藥材,另外還有六個村莊進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一千多萬元,占全縣總損失的三分之一。所以陳寧對大葉鄉黨委書記的人選非常慎重,這個人選不但要肩負起大葉鄉的災後重建工作,還要真正對大葉鄉全鄉近五萬名群眾負起責任來。

陳寧一時也沒有什麼好的人選,便叫來了主管黨群的副書記王方平和組織部長劉利民。

對於王方平,雖然王方平平時對陳寧還是比較尊重的,但是陳寧一直有點不舒服,到底是什麼原因,陳寧自己也說不上來,陳寧一直覺得王方平那副眼鏡後麵的眼神讓人捉摸不透,季文和既然能把王方平放到新河縣主管黨群的副書記的位置上,這個王方平決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王書記,利民,你們研究醞釀一下大葉鄉黨委書記以及副鄉長的人選,後天常委會上討論一下。”

從稱呼上,就可以看出陳寧對這兩人的親疏,王方平是市委任命的,陳寧客氣的稱呼他王書記的同時,也是意味著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劉利民則是陳寧一手提拔起來的,稱呼利民顯得比較隨意和親近。

王方平在場,劉利民當然不會現在就征求陳寧的意見,倒是王方平聽陳寧說完後,推了推架在他鼻子的那副眼鏡,微笑著向陳寧征求意見道:“陳書記,不知道您有具體人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