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麵的十二個鄉鎮,除了城關鎮和縣城附近的幾個鄉鎮外,那些山區的鄉鎮,情況大同小異,基本上是沒有工業基礎,山多地少,老百姓的生活都十分清苦。但有一樣是,那裏都是種植藥材的好地方,但聽完胡振軍和趙偉的彙報,陳寧沒有過多的評價,隻是到了附近的幾個行政村去看了一看,那些山民的生活確實是十分清苦的。
下午又馬不停蹄地去了黃澤鄉,接下去幾天,陳寧基本跑遍了新是交通的落後和缺乏銷售渠道製約著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
每天晚上回到招待所,鄧六春都會把陳寧需要的資料和文件送過來,縣委招待所201室的燈光每天晚上很晚都還亮著。
陳寧看完了縣政府對鄉鄉通公路建設的方案和進展情況,明陽市政府下撥一億元,新河縣政府自籌五千萬元,對新河境內的公路進行鄉鄉通的建設,所謂鄉鄉通顧名思義就是每個鄉鎮都有公路進行連接,總建設裏程達到二百二十公裏,分三年全部完工。
令陳寧感到憤怒的是,縣政府沒有進行招標,直接把這個涉及金額達一點五億的公路建設工程承包給了一家叫恒元建設的市政公司,而陳寧經過的那條粗製濫造,嚴重偷工減料的通往豎新的道路在今年年初竣工後竟然順利驗收了。看來裏麵肯定有貓膩。
“三年建設完成鄉鄉通公路,太久了”,陳寧坐在椅子上嘴裏喃喃的說著,而且建設質量完全不達標。要致富,先修路。陳寧決定新河的工作就從鄉鄉通公路入手。但眼前擺在陳寧麵前的是縣長錢新林的問題。這個新河土生土長的,從村支書到鄉長再到縣長的高新林在新河是根深蒂固,弄不好就會被高新林給架空,雖然陳寧上麵有胡光明這個市委副書記給他撐腰,但胡光明也是新到任的,在市委的話語權究竟有多少,還不得而知,不到萬不得已陳寧不想去找胡光明。自己下來前,高部長曾經表示會安排高晉出任新河縣的副縣長,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到任,如果高晉在的話,陳寧的工作要好做很多,畢竟有個自己信任的人,但到目前為止,除了個縣委辦主任鄧六春差強人意外,別人陳寧都還不了解,還不知道什麼人能用,什麼人不能用。這是目前困擾陳寧的最大問題。
在下鄉考察完的第二天,陳寧走進自己的辦公室,剛坐下來,桌上的電話就響了,陳寧接起電話。
“陳書記,我是國清,您下鄉考察結束了?”電話裏傳來了主管黨群工作的縣委副書記徐國清的聲音。
陳寧的臉色露出了一絲微笑,自己現在正是等著班子裏人站隊,這個徐國清是第一個打電話來的,陳寧倒想聽聽這個縣委第三把手的態度是怎樣的。對著電話裏的徐國清說道:“原來是徐書記啊,下鄉考察結束了,有事?”
徐國清現在也是滿肚子的怨氣,他是從外縣調到新河來的,雖說是黨群書記,但對縣裏主要對人事任命都插不上手,縣政府職能部門的人事基本上由錢新林說了算,自己也曾爭過,但自己一個外來的,怎能爭得過一個土生土長的縣長呢?而這次新任縣委書記陳寧上任後,錢新林竟然把他們縣政府推舉的幾個隻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的名單塞給了組織部,而組織部長楊百春又和錢新林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他把這些人的名單往徐國清那兒一送。以前,錢新林推舉職能部門領導時,一般都是和老書記通氣一下,然後拿到常委會上討論通過。但這次卻先交到組織部,然後要自己交給陳寧,肯定是新來的縣委書記陳寧年輕氣盛,錢新林已經在陳寧麵前碰過釘子了,隨後通過組織部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自己。但自己不接又不行,按照組織原則,組織部醞釀名單,交黨群書記拿意見,然後報縣委書記同意,再上常委會討論通過。所以,徐國清隻好硬著頭皮向陳寧彙報。
“陳書記,您現在有空嗎?我想向您彙報工作。”
“你現在過來吧。”
“好的,陳書記,我馬上過來。”徐國清放下電話,拿著手中的名單朝陳寧辦公室走去。
新河縣委書記的辦公室不是套間,所以秘書是在縣委辦集體辦公的。費明在辦公室裏看到徐國清朝陳寧辦公室走去,連忙跟出去。
“陳書記。”徐國清來到陳寧的辦公室。
“哦,徐書記,請坐。”陳寧見徐國清進來,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會客區,請徐國清坐下。看到費明緊接著進來,不覺心裏對費明的機靈暗暗讚許。
“費明,給徐書記泡茶。”
徐國清見費明已然是陳寧的秘書了,稍稍有點意外,接過費明端上的茶,並朝費明點了點頭,笑著說了聲:“謝謝。”
陳寧示意費明可以出去了,費明走到門外,心裏感觸萬分,以前自己見到徐國清,總畢恭畢敬的叫聲徐書記,而徐國清最多隻是微微點點頭而已,今天卻笑著跟自己說了聲謝謝,這都是因為自己是陳書記的秘書。是陳書記給了自己這次機會,自己一定要對得起陳書記的栽培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