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章 對吳越同誌爭議和分歧可以暫告結束了(2 / 3)

吳越伸手從煙盒了抽出一支煙,“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啊。”點了悠悠吸著,“我就簡單說幾句。製訂上符國策,下順民意的政策,政策必須保證連續性,不能人走茶涼,人事一變動,政策就兜底翻。這就要求能真正了解班子,考核到實處,選好***人。而且這種政策還必須具有推廣的可能,現華夏各種思潮湧現,該走什麼路,上層還摸,還探討中,我們不妨搶先一步,就算不成功,也能作為上層參考的依據。”

吳越這番話孔立、薑文清聽來很是有些匪夷所思,明顯不是他們這個層次需要了解和能夠實踐的,如果場的都能拔高幾級,那倒還比較切合。

“老孔、老薑,你們都隻有四十幾歲,眼光不能局限於一縣一市。”吳越沒有理會兩人的訝異,繼續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我也不否認,我也有圈子。人心齊泰山移,人多力量大,隻要圈子的大方向沒有錯誤,存就是必然,也是必須。”

吳越站起身,看著兩人,“我們的圈子還太小,範圍還太窄,有時候心有餘力不足。大家努力吧。”

吳越告辭後,孔立、薑文清又一起談了很久,沒人知道他們說了啥,可經過孔立辦公室,恰巧看到孔***送別薑縣長的縣委工作人員卻看到兩位領導都是一臉的興奮。

……………………………………………………………………………………

就吳越停留濱海期間,江南省委召來了一次常委會。

常委會與吳越無關,不過開會前的插曲卻是因為吳越而起的。

按照慣例,每個常委座位麵前的桌上都會放著一些資料和文件,可這次還多了一份報紙。

穀明偉不是喜歡講題外話的領導,他一走進會議室,往往就預示著會議正式開始了。

“同誌們,開會之前,浪費大家幾分鍾。請大家把麵前的報紙打開,翻到第三版。”穀明偉率先翻開報紙,其他常委也照此學樣。

穀明偉手指點點報紙,“這份《大明報》,港澳台的發行量很大。以前大家多見的是對我們華夏的批評,當然批評也不總是錯誤的,至少它敢說真話。有些東西還是值得借鑒和思考的。可這次它對我們華夏的一位年輕幹部,不惜筆墨的大加褒揚,很難得呀,同誌們。外媒不是吹鼓手,也不是官方的喉舌,它大多時候都是吹毛求疵的。”

報紙報道的是,濱海縣萬民歡迎吳越的場景,有大幅的彩照和記者隨機的采訪。

過了幾分鍾,穀明偉又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是一紙文件可以換來的,要有紮紮實實的工作,要能讓群眾得到紮紮實實的利益。群眾用實際行動肯定了吳越同誌的工作,我想,同誌們對吳越同誌看法的爭論和分歧可以暫告一段落了。這個同誌還很年輕,工作思路方式還沒有定型嘛,要給他時間。”

省長舒元涵抬頭看了看,見與會者都點頭,本有話要講的,想了想,閉口不說了。

……………………………………………………………………………………

見識了吳越蘇村的神奇一幕,團省委機關的小年輕都把吳越看作了當代大俠一流的人物。他們繪聲繪色的描述讓吳越披上了神秘的光環。

吳越是沒有功夫去理會這些的,回到省城沒幾天,第七集團軍的軍部圍牆就準備開始拆除了,他的辦公地點也從團省委改了拆除現場。

軍部一動,對麵那片原石城市機關的低矮老房子就能動工拆除了。石城市給了地,又給了錢,自覺仁至義,給吳越的態度就是,拆建你們團省委自己搞去吧。

簡易工棚搭建之後,團省委大樓籌建辦也搬了過來。高興的是高啟明,他可以堂而皇之的以籌建辦副主任的身份和主任周麗同出同進,邊工作邊戀愛,說不定還可以去周家蹭頓飯,和周麗父母增加一下感情。

吳越的車子一到工地,高啟明就迎上前,“吳***,你的辦公室搞好了,要不要視察視察。”

“不要以我的名義讓你自己方便就行。”吳越沒下車,“你過會買幾個鞭炮來放放,掛牌嘛,要熱鬧鬧。我去對麵拜訪姬衛***長以後再回來。”

軍部圍牆被扒出了一個大口子,看上去實有些狼狽。

部隊有的是人,也沒請外麵的施工隊,清一色小夥子,光著胳膊掄大錘,一時灰塵四起,軍部機關上班的路過都要掩鼻。

“姬軍長,感謝部隊支持呀。”吳越笑著和等候此的姬衛國握手,打招呼。

姬衛國擺擺手,“支持是相互的嘛,沒有你吳***,我還不知道我們集團軍的軍需處長是這種貨色。”

“已經處理了?”吳越問。

“交給軍事***了,好家夥,查查問題不少,倒賣軍牌隻是其中一樁。”

“個案而已。”集團軍出了問題,姬衛國多少也有壓力,吳越不想就這個問題深入,換了話題,“姬軍長這邊,搞搞很快吧?”

“拆除一天,重砌圍牆加地麵平整多一個禮拜。”

“花費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