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早有準備,對著站在一邊的千秋擺手說:“朕就知道母後有頭疼的舊疾,前些日子太醫苑給朕一個方子,說是口含薄荷,便能緩解頭疼,母後不妨試一試。等朕在陪母後出去走走。”
郭太後有些新奇的看著劉江:“哦?這頭疼不是要喝藥的麼,什麼時候成了要口含薄荷了?”
千秋很適時的上前,將茶糕和薄荷葉都放在郭太後的麵前。郭太後一見是自己平日裏最喜歡的茶糕,眉目之間才露出了笑意。
劉江將薄荷葉遞給郭太後,郭太後接過含在口中,也不知道是不是精神作用,不出半晌,這郭太後就嚷嚷著頭疼之感確實緩解了不少。
“這是哪位太醫想出的法子,哀家最討厭吃苦藥,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清神醒腦,還有清口的功效。”郭太後對這薄荷葉和茶糕讚不絕口。
劉江順手一指:“就是這位秋太醫,是太醫苑的掌事,堪稱醫術一絕。日後母後的藥膳,不如就讓秋大人來照顧可好?”
劉江這麼一說,郭太後才看見站在一邊的千秋。千秋暗叫糟糕,原來劉江是給自己下套,自己上次是僥幸,難免這矯情的太後不會那自己開刀,要各種奇葩的方子啊!
“你就是秋太醫?”郭太後滿麵笑意的問千秋。
千秋硬著頭皮點了點頭:“沒錯……我就是秋太醫。”
“年紀輕輕,招術新奇。有前途,那就如皇上所說,日後哀家的藥膳,就由秋太醫親自料理了。皇上對秋太醫,也要多多提點才是。”郭太後好像對千秋很是滿意。
一直站在旁邊的雲翊此刻也對千秋開口:“太後娘娘喜歡清淡,不喜歡苦味,還請大人在藥膳裏多費些心思。”
郭太後拉著雲翊的手,點點頭:“翊兒說的對,哀家不吃苦藥,你可記住了?”
千秋點頭:“臣記住了。”
千秋本以為這郭太後一高興,能賞點吃的什麼的,起碼填飽肚子再說啊,可誰知道肚子沒填飽,居然惹了這麼大一個麻煩。
餓著肚子回到太醫苑,千秋一臉狼狽的叫道:“有沒有吃,快快快,給我找點,隻要不是藥麵子,能吃就成!”
徐太醫一愣:“徒弟,你怎麼餓成這個樣子?再說,這太醫苑除了藥,還有啥?有山楂,你吃不吃?”
千秋說:“我越餓越吃山楂,那豈不是更餓?對了師父,上午我殺的那隻烏雞呢?”
徐太醫瞬間明白千秋的意思,連忙說道:“這……這可不行啊,這是給太後燉的,馬上就要燉好了!你別打主意。”
“師父你說什麼呢?我是說,這隻雞燉好了之後,能不能讓我去送?”千秋一屁股坐在一邊,悶悶不樂的說道。
徐太醫撇嘴道:“怎麼,你想去太後麵前獻獻殷勤?”
千秋馬上就不樂意了:“放屁!我才不願意伺候他,還不都是皇上,愣把我塞給太後,這明擺著是陷害我!”
“傻徒弟,這是多好的機會啊,別人求都求不來。你可要知道,伺候好太後,比伺候好皇上都重要。太後一句話,在皇上麵前,那是分量十足的!你瞧你一臉要死的樣,等下就把這烏雞送去,說是你做的。”徐太醫衣服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指著千秋說道。
千秋十分犯愁的說:“可是……我的本事你還不知道,那神農本草經,我到現在都沒有背下來,等下若是太後問起,是怎麼燉的啊,用的什麼食材啊,幾道工序啊?你叫我說什麼?天機不可泄露?”
徐太醫歎了口氣:“唉,既然這樣,也隻能死記硬背了。我現在從頭到尾告訴你,你好好的記住。”
千秋立刻點頭,但隨後又連忙搖頭:“不成!我這人……怯場,興許看見太後一緊張,大腦“嗡”的一聲一片空白,到時候就啥都記不起來了!”
小嶽太醫在一邊聽了很久,之前一直沒插嘴。但現在千秋說這個,小嶽立刻上前笑道:“這個?我倒是有個主意,秋大人要不要聽?”
千秋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樣,一把揪住小嶽問道:“你有什麼主意?快說快說!”
小嶽不慌不忙的說道:“這還不簡單?將徐師父說的那些工序啊,用料啊,都記在手上,這樣不就成了?”
千秋眼睛一亮,在小嶽頭上狠狠的敲了一記:“行啊你!沒看出來啊,小腦袋瓜還裝點有用的東西!快去取筆來,我都記在手上。”
小嶽說:“毛筆不行,墨水弄髒就不好了,我去取煤炭,削尖一點,讓徐師父說,我來給你記。”
千秋打了個響指,興衝衝的一邊聽著徐太醫說,一邊伸手讓小嶽記下來。等到兩個手都黑壓壓的寫滿了,那邊的烏雞燉了一小天,此時也差不多了。
小嶽將炭筆丟到一邊,拍了拍雙手說道:“嘿嘿,這回差不多了吧。肯定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