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它其實是不怎麼人性化的,是比較死板的,很在意一些“事實”。
它代表的是那個時候的晏時嫿,那個國破家亡,孑然一身的晏時嫿……如今的心寶對“它”有影響,但,這個影響很慢很慢。
就好比心寶對家人的異常緊張,難道真的是她去看龍驤衛檢查,就“一下子”扭轉的?
當然不是,是天長日久的平安,一切的所觀所想,再加上最後這一點點的推動。
可能別的事情也是一樣的。
雖然隻有一線可能,但他們又何必冒險?
明霈帝半晌才點點頭:“朕知道了。”
那正式禪位的事情,就要往後推推了,明霈帝沉吟了一下,還是道:“把你外公接過來吧,你母親這一趟,也立了大功,如今,還擔心什麼不成。”
帝王聲音溫柔,晏時榮驀的有些鼻酸,輕聲道:“是。”
半大少年抬眼,用孺慕的眼神兒瞅著耶耶,然而他的耶耶已經站了起來:“行了,也沒什麼大事,你自己再琢磨琢磨就行。心寶快放學了,朕得趕緊過去看看。”
晏時榮那點小眼淚瞬間就下去了,平靜道:“……哦。”
明霈帝急匆匆的走了。
果然,他前腳剛進來,心寶就回來了,進了門就大聲道:“耶耶,心寶放學啦!!”
明霈帝嗯了一聲,放下書。
心寶一邊被方總管卸下書箱子,一邊從屏風那裏伸進小腦袋,朝他彎著大眼笑,小心虛的跟他道:“耶耶,今天心寶跟李先生爭執了。”
明霈帝愣了愣。
主要是他今天下午在忙,要不然消息早就報過來了,怪不得剛才方無憂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
明霈帝就問:“怎麼了?”
心寶道:“因為今天學李悝。”
她撲進他懷裏,先喝了兩口茶,才開始給他背:“善平糴者,必謹觀歲……”
李悝就是那個推廣平糴法的人,“糴”就是買米,或者說買糧食。
平糴法就是按每年的收成來收糧,上熟時多收,下熟時少收,保證百姓手裏有充足的糧食,又不會因為穀多而造成價低。國家就好像是一個保管員,在豐年時收的糧,可以在荒年時賣出,取有餘,補不足。
明霈帝通篇都看過,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就道:“心寶覺得這個法子不好?”
“對,心寶覺得不好。”
心寶道:“李先生說,這個叫李悝的,把收成分為上中下三種。上熟時,收成有四百石,官府收走三百石,留給百姓一百石;而中熟時,收成三百石,官府拿走二百石,留給百姓一百石;下熟時,收成二百石,官府收走一百石,留給百姓一百石……”
她頓了一下:“所以,這不就是說,不管年成如何,不管你種的如何,你手裏總是隻有一百石……李先生說,這樣能讓人治田勤謹,還能竭盡地力什麼的,心寶覺得這大大的不對!!”
“就好比心寶的鋪子,一個月賺一萬兩,心寶隔壁的鋪子,一個月賺二百兩……然後官府收走了心寶的九千九百兩,隻收隔壁一百兩,我們全都隻留下了一百兩……這樣才不叫公平,這樣心寶會氣死,一定不會再‘勤謹’了,再也不想幹活兒了,哪怕你告訴心寶,等你窮了,會再給你發一點,心寶也絕不會開心,因為你是用心寶的錢,發給心寶的!而心寶的錢,還發給了隔壁,和隔壁的隔壁!!”
“所以,心寶認為,必須讓收成多的,有更多存糧,不但可以吃飽,還能買新衣服,買別的……這樣大家才會有積極性,才會‘勤謹’,才能‘竭盡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