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十五世紀中後期,在伊比利亞半島上還未有西班牙,那時整個半島大約由5個國家占據,分別是西海岸的葡萄牙王國、南海岸的格拉納達王國、東北海岸的納瓦雷王國、東海岸的阿拉貢王國以及中間廣大土地及北海岸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其中,國力相對較強的便是占據伊比利亞半島最廣大土地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和勢力範圍延伸至地中海的阿拉貢王國。

15世紀的伊比利亞半島

日期:2021-09-2218:54:53

談到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繼承權之爭,還要從老國王恩裏克四世說起。前麵我們曾經提到,歐洲有不少女王掌權的現象,就是因為很多國家的國王在位時無男性子嗣,因此便將王位傳給了女性的繼承人,恩裏克四世便是這樣一種情況。恩裏克四世的外號叫“無能者”,這或許和他在繼承人方麵的“無能”有一定關係。他一生結了四次婚,卻隻有唯一一個女兒胡安娜,即使是這唯一一個女兒,也被當時的人們懷疑有可能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葡萄牙人)和別人的私生女,而非恩裏克四世親生。原因很簡單,他和第一任妻子長達15年的婚姻中,從未誕下過子嗣。而更讓人們懷疑胡安娜非國王親生的,是因為國王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胡安娜的母親被休的方式,正是因為紅杏出牆。胡安娜出生的時候國王恩裏克四世37歲,國王“老年”得女,胡安娜一出生便被定為王位繼承人,但正是關於她是否是國王親生女兒的猜測讓她繼承人的身份不那麼穩固。盡管恩裏克四世反複強調這是謠言,堅稱胡安娜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但貴族們仍然不依不饒,要求取消胡安娜的繼承權,更有甚者呼籲恩裏克四世本人退位,讓有“能力”的人上。

隨著矛盾不斷激化,1464年9月,反對派貴族們發表聲明,要求恩裏克四世讓位,並開始以武力相要挾。無奈之下,恩裏克四世被迫於11月30日宣布廢除女兒胡安娜的繼承權,立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阿方索為王儲。權力讓人眼紅,反對派的貴族們似乎等不及了,僅僅半年後,反對派貴族們便在阿維拉召集會議,宣布廢黜恩裏克四世,改立阿方索為卡斯蒂利亞國王。這下可不得了,恩裏克四世立即派兵鎮壓,反對派貴族也起兵反抗。可就在一個月後,事情又突發轉折,被反對派扶上位的阿方索忽然死去了。群龍不可無首,於是,反對派又將新王的目標人選鎖定在了阿方索的姐姐——伊莎貝拉。

伊莎貝拉一世

日期:2021-09-2218:58:18

作為皇親國戚,伊莎貝拉的童年過得並不是優渥,這和當時的國王恩裏克四世有一定的關係。1454年,當時的卡斯蒂利亞國王、伊莎貝拉的父親胡安二世去世,伊莎貝拉的異母哥哥恩裏克四世繼位,他把一向與自己不和的繼母連同年幼的伊莎貝拉和阿方索趕出了皇宮,當時,伊莎貝拉隻有3歲,而弟弟阿方索隻有8個月大。伊莎貝拉跟著母親來到農村,在阿雷瓦諾城堡住了下來,生活上一落千丈、背負屈辱和貧困的母親漸漸變得精神失常,最後成了瘋子。伊莎貝拉不得不肩負起照料弟弟和母親的責任。

盡管如此,但伊莎貝拉卻不願意對王位取而代之,她表示隻要兄長恩裏克四世,任何人也無權篡奪王位。可她身後的利益集團卻不樂意了,花費了那麼多周章、動了那麼大幹戈,到頭來一場空?況且,如果恩裏克四世繼續掌權,難保後麵不被秋後算賬。於是,大家各退一步,1468年9月,反對派與恩裏克四世達成《托羅斯·德·吉桑多協定》,伊莎貝拉承認恩裏克四世為國王,恩裏克四世立伊莎貝拉為王儲,並強調伊莎貝拉的婚事必須由他本人親自決定和安排,這個約定為日後埋下了一個隱患。

日期:2021-09-2319:19:50

很快,婚事這個潛藏的雷便引爆了。恩裏克四世準備安排伊莎貝拉嫁給卡斯蒂利亞國王阿豐方索五世,但是伊莎貝拉卻和阿拉貢的王儲費爾南多相戀了。恩裏克四世知道後非常生氣,他立即強調,作為王儲,伊莎貝拉的婚姻必須由他親自作出安排,否則將取消她的繼承權。可強扭的瓜不甜,伊莎貝拉權衡利弊之後,派人秘密前往阿拉貢王國,與王儲費爾南多暗中商量對策。兩人合計之後,秘密訂立了婚約,費爾南多在婚約中保證遵守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法律,永不背叛妻子,半年後,兩人在巴利亞多利德的胡安·比維羅宮舉行了隆重的婚禮。這一切都是瞞著卡斯蒂利亞國王恩裏克四世進行的,但紙終究包不住火,1470年10月,得知這一消息的恩裏克四世非常憤怒,廢除了伊莎貝拉的繼承權,並宣布胡安娜是他的親生女兒,恢複為王儲,同時要求伊莎貝拉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的兄弟。有了靠山的伊莎貝拉自然也不甘退讓,他立即公告全國,譴責恩裏克四世背棄了當初的協定,並表示絕不會屈服。這樣一來,朝中的貴族們也根據自己的利益與立場分裂為兩派,一派支持胡安娜公主,一派支持伊莎貝拉。這樣緊張的局麵一直持續了數年,直到1474年12月,卡斯蒂利亞國王恩裏克四世去世了。繼承人的問題還未很好地解決,國王又去世了,這成為了卡斯蒂利亞陷入混亂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