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屍之亂(1 / 2)

大昭正統六年。

最近,南藩崇國的南端邊境屏州城出了怪事。聽與屏州毗鄰的潭州民眾講,屏州城貌似被一大群走屍所占據了。

那日幾名商賈欲去安南走貨,屏州是必經之地。他們如往常一樣雞鳴時分就從潭州押著貨物來到屏州北城門和融門下,打算報貨交稅,以便通關。

屏州城的規矩,雞鳴開城門,戌時閉城門,百姓可以自由通行,但商賈需得報貨,按類別繳納商稅。屏州靠抽走商的稅金實現了富民強州,多年以來城門都是準時開閉,從未失時。

然而那日雞已叫過三遍了,和融門城頭依然毫無動靜。眼看著入城的人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長,商賈們急得不行,合起夥來湊了些金子請一名正要回安南的江湖人士攀上牆頭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要放在平日,那江湖人士是萬萬不敢的。屏州刺史蕭遠道是安南之主、靖江王喬萬宗的大舅子。他就算惹得起蕭遠道,也招惹不起靖江王府。

不過眼下這情形當真奇怪,而那些商賈出的又是重金。那江湖人士盤算著就爬上去看一眼,如若無事,便去衙門出首,左右不過是挨一頓懲戒。如若有事,那他便可向安南報信,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於是那江湖人士就接了商人的金子,使一隻飛虎爪勾住牆頭,施展輕功緣著繩子爬了上去。

片刻之後,下麵攢首期待的商人和民眾隻聽見一聲慘叫劃破雲霄,那江湖人士從幾丈高的城牆上倒跌下來,當場就絕了生機,臨終隻說了三個字:“有走屍……”

眾人見他脖子被咬掉了半個,腸子都被掏出來吊在地上,頓時個個嚇得麵如土色抖如篩糠,膽子小的當即就跑了個精光。

剩下來的人一合計,便去就近的潭州城裏報了官。

屏州聯通安南,幹係重大。潭州刺史本人就有巨額的產業和生意在安南,有心救援。奈何崇國王室對屏州與安南暗通款曲早已不滿至極,有意無意扣下了潭州刺史請求救援的折子。

潭州刺史無奈,隻得發急件將此中情形密告靖江王府。

潭州報信的當天,靖江王世子喬青鬆便率家將馳援屏州,仙宗天遺道、道宗洪荒教和人宗大風門據說也都派出了門人前去協助。

消息傳出,百姓們大大鬆了口氣。仙、道、人三宗遍地奇人,一定可將此事解決。

過了一日,屏州城南門會通關外突然出現了四個來曆不明之人。

兩名左肩袒露、肌肉遒勁的黃衣力士抬著一乘竹製的滑竿,滑竿座椅的左邊扶手處用繩子吊著一柄刀鞘上鑲滿了各色寶石的苗刀,座椅上坐著一個身穿寶藍色鶴氅、臉戴獸麵紋銀麵具的少年,這少年坐姿恣意,手裏轉著一柄玉竹折扇,神態逍遙,仿佛此刻是在遊春踏青,而不是在無人之地走夜路。

滑竿右側跟著一個十八九歲、濃眉大眼、長相十分英武正氣的少年,少年身著墨竹紋淺灰色直裾,生得身高臂長、肩寬腰窄,背後背著一柄沙魚鞘長劍。

這四個人還未走到關門之下,從城門洞子的陰影裏便跑出來二三十個身穿短褐、手提長劍的江湖人物,他們將這奇怪的四人組合團團圍住,為首的人隻有一隻眼睛,頭上戴著個金龍發圈,神色冷厲地問道:“來者何人?”

滑竿右側的英武少年合手為禮,沉穩地道:“金龍會的朋友有禮了,我家七哥乃是大風門少主人,欲入屏州城解走屍之困,請諸位朋友行個方便。”

戴金龍發圈的獨眼男人看了眼滑竿上的麵具少年,嗤笑道:“這就奇了。據我所知,靖江王世子爺此刻正與天遺道白素衣首席、洪荒教正道堂掌印天象道長和大風門的少主人陽明君在對麵不卻關的城樓上商議如何對付走屍、解救屏州。你們是哪兒來的東西,膽子竟然大到敢冒充陽明君?”

英武少年聞言眉頭微皺,正要說話,卻被滑竿上的麵具少年拍了拍肩阻下了。麵具少年渾不在意地笑道:“吳副會首憑何確定陽明君就是大風門的少主人呢?”

獨眼男人冷笑不已,連這個也不知道,還敢出來行騙?不過這黃毛小子倒是比別的騙子高明,至少知道今夜駐守會通關的是他金龍會,而且還知道他吳副會首的大名。看在這個份上倒是可以多跟他囉嗦兩句。

“誰不知道江門主身邊就陽明君和祿存君兩個兒子?陽明君乃江門主長子,文韜武略,為人寬仁,多年來一直協助江門主處理門中大小事務,深得信賴,並且掌管大風門的命脈機構‘諦聽’,手握天下情報。大風門的少門主除陽明君外,不做第二人想。”

“哦。”麵具少年作恍然狀,沉吟道:“可據我所知,江門主身邊不是還有一個小兒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