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我們是父母、是愛人、是兒女、是友人……所有人都應該極盡所能扮演好這些角色,對社會做不求回饋的奉獻。或許你的能力有限,但依然可以用物質的、精神的種種能力,去奉獻一個人、兩個人,當你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需要時,你會感覺生命非常充實,因為你體現了價值,同時你也會感悟到生命的意義。
你存在的真正意義,是被別人所需要
人生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社會需要你,你就有做不完的事業;他人需要你,你就有交不完的朋友;親朋需要你,你就有享不盡的歡樂。被需要,是因為擁有獨特的價值。這種價值,可以是一種能力,可以是一種擔當,可以是一顆熾熱而樂觀的心。心裏隻有需要的人,會越來越不被需要,心裏裝著別人的人,才會閃亮在別人心裏。
在阿迪河畔住著一個磨坊主,他是英格蘭最快樂的人。他從早到晚總是忙忙碌碌,生活雖然艱難,但他仍然每天像雲雀一樣歡快地歌唱。他樂於助人,他的樂觀豁達帶動了整個農場,以至於人們能從很遠的地方聽到從農場裏傳出的歡聲笑語。這一帶的人遇到煩惱總喜歡用他的方式來調節自己的生活。
這個消息傳到國王耳朵裏,國王想,一個貧賤的平民怎麼有那麼多歡樂?國王決定拜訪這個磨坊主。國王走進磨坊後就聽到磨坊主在唱:“我不羨慕任何人,隻要有一把火我就會給人一點熱;我熱愛勞動,我有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家庭;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我要多快樂就有多快樂。”國王說:“我羨慕你,如果我能像你一樣無憂無慮,我願意和你換個位置。”磨坊主說:“我肯定不換。你隻知道需要別人,而從不考慮別人需要你什麼。我自食其力,因為我的妻子需要我照顧,我的孩子需要我關心,我的磨坊需要我經營,我的鄰居需要我幫助。我愛他們,他們也很愛我,這使我很快樂。”國王說:“你還需要什麼?”磨坊主說:“我希望別人更多地需要我。”國王說:“不要再說了,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一樣,世界有多麼美好啊!”
故事到這裏還沒有結束。二百年以後,國王與磨坊主又一次相遇了,隻不過這時的他們都已轉世輪回,磨坊主因為希望被更多的人所需要,轉世做了露珠,滋潤萬物,而國王隻知道需要別人,這一世他做了個乞丐。
那一天,乞丐很早便出門了,當他把米袋從右手換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塵時,一顆大而晶瑩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上。
乞丐看了一會兒,將手掌遞到唇邊,對露珠說:
“你知道我將做要什麼嗎?”
“你將會把我吞下去。”
“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操縱在別人手中。”
“你說錯了,我的思想裏沒有‘可憐’這兩個字。我曾經滋潤過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並讓她美麗地綻放,為這世間增添了一抹豔麗。現在我又將滋潤另一個生命,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我此生無悔。”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故事給了我們答案:不是金錢、不是情欲、不是一切身外之物,而是被需要。這是生命的幸福快樂之源。它使我們在實現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同時,超脫了私欲糾纏,進入高貴狀態。
真正優秀的人,不一定是很有錢的人
我們很看重成功,但要把成功和財富的關係擺正:有財富可以被視為一種成功,但真正的成功絕不是相對於財富而言。成功的含義是:優秀。
沒有優秀做條件,成功也隻是虛有其表,有些人雖然一時賺得盆豐缽滿,但取財不走正路,富貴卻不仁慈,這樣的人誰會認可他的成功?這樣的“成功”也必然不能長久。財富,對於一個人的生活確實有所幫助,在一定程度上,它確實有助於成功的發展,但如果人的素質不好,它又很容易被毀掉。所以,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基本條件應該是:是否是一個善良的人、豐富的人、高貴的人。一個人,隻有具備了善良和高貴的品質,有同情心,有做人的尊嚴感,才能夠真正被大家所認可。
我們來看看富勒的故事,不是約翰·富勒,是米勒德·福勒。
同許多美國人一樣,米勒德·福勒一直在為一個夢想奮鬥,那就是從零開始,然後積累大量的財富和資產。到30歲時,米勒德·福勒已經掙到了上百萬美元,他雄心勃勃,想成為千萬富翁,而且他也有這個本事。
但問題也來了,他工作得很辛苦,常感到胸痛,而且他也疏遠了妻子和兩個孩子。他的財富在不斷增加,她的婚姻和家庭卻岌岌可危。
一天在辦公室,米勒德·福勒心髒病突發,而他的妻子在這之前剛剛宣布打算離開他。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財富的追求已經耗費了所有他真正珍惜的東西。他打電話給妻子,要求見一麵。當他們見麵時,兩個人都流下了眼淚。他們決定消除破壞生活的東西:他的生意和財富。他們賣掉了所有的東西,包括公司、房子、遊艇,然後把所得捐給了教堂、學校和慈善機構。他的朋友都認為他是瘋了,但米勒德·福勒卻感覺現在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加清醒。
接下來,米勒德·福勒和妻子開始投身於一項偉大的事業:為無家可歸的人們修建“人類家園”。他們的想法非常單純:“每個在晚上困乏的人,至少應該有一個簡單體麵,並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來休息。”美國前總統卡特夫婦也熱情地支持他們,穿工裝褲來為“人類家園”助力。
米勒德·福勒曾經的目標是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而現在,他的目標是1000萬人,甚至要為更多的人建設家園。到目前為之,“人類家園”已在全世界建造了六萬多套房子,為超過三十萬人提供了住房。
一個曾經為財富所困、幾乎成為財富奴隸、差點被財富奪走妻子和健康的人,現在,他成了財富的主人。從他放棄物欲轉而選擇為人類幸福工作的那一刻起,他就進入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的行列。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擁有更多的財富,一直是大多數人的奮鬥目標,而財富的多寡,也順理成章地成了衡量一個人才幹和價值的尺度。記得有段時間媒體上出現這樣一則標語:“誰富裕誰光榮,誰貧窮誰無能”。標語很醒目,真切地反映了人們渴望富裕,追求富裕的迫切心情。然而它的表述卻令人覺得別扭,甚至有些不入耳。難道說,富裕了就可以瞧不起那些貧困的人,那些貧困的人就應該自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