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選擇和努力哪個更重要?(1 / 2)

“是嗎?”導師凝視著我,進一步追問道:“再想想未來 1~ 2年後的你,選擇和努力哪個重要?”

我忽然感到心底有什麼東西被打動了,猶豫著回答:

“選擇 ······”

“想好了嗎?決定了嗎?”導師的質問一句接一句,讓我幾乎沒有喘氣的時間。

我的眼前忽然靈光一現,如同醍醐灌頂,毅然決然地回答:“選擇!”

“給你五秒鍾考慮時間,要不要放棄和後悔?”

“不要!”

“說得沒錯,是選擇重要。既然你認為選擇重要,那麼這就是一個排除選項的過程。你告訴我,你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比如你選 A或 B,或者選 ABCD,這個 A選項或 B選項到底是什麼東西?既然你認為選擇重要,那麼你告訴我,選什麼會最好,選什麼會最差?你做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我開始在腦海裏苦苦思索答案:“工資,福利待遇 ······”

“也就是說,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導師如同少年般調皮地一笑,為自己倒上一杯滾燙的咖啡,但並沒有放糖,“薪水和福利,往往是很多畢業生求職的第一目標,工資越高,就證明這家公司的含金量越高,越值得向往。

你以前跳槽時,不也是這樣認為嗎?”

“也不完全是 ······”我趕緊予以糾正,雖然事實上我的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好,繼續排除選項。你還會選擇什麼?”導師勢在必得,又叫了一杯濃鬱的黑咖啡。

這次我沒有遲疑,簡單幹脆地回答:“興趣愛好。”

“好,興趣愛好。比如,同學A對動漫特別感興趣,同學B對金融分析特別感興趣。假如今天不是 2012年,而是 1972年的某一天,這兩位同學都從大學畢業了。

同學A計劃進入動漫行業,同學B計劃投身金融行業,那麼,同學 A有可能從事動漫行業嗎?根本不可能!外部環境根本沒有提供這個機會!”

的確,興趣愛好可以選,但是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你不一定能找到對應的點。純粹從興趣愛好出發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就算今天,動漫動畫和金融分析也隻是在一些大城市才會有一定的機會,你去了小城市,還是沒有機會。也就是說,地域的因素會局限你的選擇。

由於不同地方的人均 GDP不一樣,因此在一些小地方,很多行業都是沒有的。舉個例子,我在北京工作,很多在北京存在的行業,在小城市就沒有,而這個行業,也許正是你感興趣的。

好,興趣愛好也算一個標準。你覺得還可以選什麼?

工作環境?地區?比如你是選擇在北京工作、重慶工作,還是在小縣城工作?還有沒有別的什麼標準?大公司或小公司?比如你就願意去世界 500強,有些同學則願意去小公司。

“是嗎?”導師凝視著我,進一步追問道:“再想想未來 1~ 2年後的你,選擇和努力哪個重要?”

我忽然感到心底有什麼東西被打動了,猶豫著回答:

“選擇 ······”

“想好了嗎?決定了嗎?”導師的質問一句接一句,讓我幾乎沒有喘氣的時間。

我的眼前忽然靈光一現,如同醍醐灌頂,毅然決然地回答:“選擇!”

“給你五秒鍾考慮時間,要不要放棄和後悔?”

“不要!”

“說得沒錯,是選擇重要。既然你認為選擇重要,那麼這就是一個排除選項的過程。你告訴我,你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比如你選 A或 B,或者選 ABCD,這個 A選項或 B選項到底是什麼東西?既然你認為選擇重要,那麼你告訴我,選什麼會最好,選什麼會最差?你做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我開始在腦海裏苦苦思索答案:“工資,福利待遇 ······”

“也就是說,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導師如同少年般調皮地一笑,為自己倒上一杯滾燙的咖啡,但並沒有放糖,“薪水和福利,往往是很多畢業生求職的第一目標,工資越高,就證明這家公司的含金量越高,越值得向往。

你以前跳槽時,不也是這樣認為嗎?”

“也不完全是 ······”我趕緊予以糾正,雖然事實上我的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好,繼續排除選項。你還會選擇什麼?”導師勢在必得,又叫了一杯濃鬱的黑咖啡。

這次我沒有遲疑,簡單幹脆地回答:“興趣愛好。”

“好,興趣愛好。比如,同學A對動漫特別感興趣,同學B對金融分析特別感興趣。假如今天不是 2012年,而是 1972年的某一天,這兩位同學都從大學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