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茨&團結對手,互惠雙贏(1 / 2)

1926年5月的一天,戴姆勒汽車公司接待了一位不同尋常的來訪者,他便是卡爾·本茨。年事已高的他,仍是精神矍礫、步履穩健,毫無老邁之態。工作人員恭敬地把他迎進了戴姆勒的專用辦公室。

握手寒暄之後,兩位相互慕名已久的汽車工業家將談話轉入正題。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長談,終於達成協議,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他們仿佛已看到了德國汽車工業的曙光。

1926年6月,兩家德國最大的汽車公司合並,正式成立戴姆勒一奔馳股份公司。兩位偉大的設計天才和經營策略融合在一起使公司的實力大增,很快便抵住了外來的壓力,不但成為本國派車工業的一方霸主,而且在世界汽車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為了進一步開拓國內外的汽車市場,增強競爭能力,戴姆為奔馳公司製定了以“追求完美”為目標的長遠戰略,三尖星徽三式成為公司生產的所有汽車的標記。而被德國人譽為“經營怪萬”的卡爾·本茨,也把自己的一套經營觀念加以完善,逐漸融入全司的經營管理戰略之中。正由於此,奔馳成為了人們眼中的“世界第一車”;正由於此,奔馳汽車公司在本國,乃至世界企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卡爾本茨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不斷提升自己,與合作夥伴共同成長,並找準了一個行業為切入點長期發展。很多小企業都想和大企業合作,以為那樣才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贏得客戶群,但情況如同婚姻中選擇伴侶,當你的自身條件沒有達到對方要求的時候,怎麼可能成功?或者,當雙方彼此滿意結為夫妻,隨時都麵臨著考驗,要想伴侶心無二念,就必須在對方提高的同時提高自己,合作夥伴就是這樣,需要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每一位生存在其間的個人都量受到多方麵的壓力,這樣,就要求人與人之間必須進行多方麵的合作,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當然,要想合作順利,最重要的是把握利益原則,大家共同吃蛋糕,這樣就會開創出一片雙贏的局麵,這樣做,也才能夠促進彼此事業的發展。

“同行相生”的本質,就是一種共存共贏。在現代社會,商業活動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是可以達到共贏的。許多行業都可以通過大家的一起努力,最後造就一個恢弘的產業。現代商業社會講參是在競爭中合作,最後大家一起成長。

時過境遷,現在已經不是個人英雄的時代了,創業需要的是一團和氣的員工,互利雙贏的局麵,所以我們在做事謀事辦事時,一定要懂得共存共贏的時事方略,這才是發展的關鍵。

在競爭中,聯合競爭對手共同發展是一種策略。但有些時候,競爭對手之間無需相互競爭,而是需要互利的聯合,以求共同進步。

1926年5月的一天,戴姆勒汽車公司接待了一位不同尋常的來訪者,他便是卡爾·本茨。年事已高的他,仍是精神矍礫、步履穩健,毫無老邁之態。工作人員恭敬地把他迎進了戴姆勒的專用辦公室。

握手寒暄之後,兩位相互慕名已久的汽車工業家將談話轉入正題。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長談,終於達成協議,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他們仿佛已看到了德國汽車工業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