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董花兒是一家旅遊雜誌的專欄作家,仍然在滿世界地跑來跑去。去年,他還在旅途中舉辦了婚禮,他的新娘也是一位熱衷旅行的人。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可能性,不是我們躺在床上刷刷微博就能想到的。當你在想哪來的時間、金錢時,其實都是因為你的內心缺乏強大的決心與勇氣。
03 brbrbr
旅行與遠方,是每個人心中的向往,如今卻被炒得越來越熱,成了解救困境的良方。無論你在生活中有什麼樣的煩惱,似乎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可以解決。
但是旅行真的有那麼大的魔力,會給人帶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嗎?我想,並不盡然。
旅行的意義與收獲,因人而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是一次遠途旅行就可以解決的。世界很大,應該出去走走,但這是讓你帶著敏感、好奇、發現的心去感知世界,而不是以此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困境。
很多人喜歡美化苦難,詩意生活,喜歡用流浪、遠方來虛化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力感。遇到問題,他們想到的不是解決,而是逃避,渴望通過一場遠行來逃離生活給予的失敗與沮喪。
能說走就走的從來都不是身體,而是困在現實裏的內心。隻有內心困擾著的事情得到了解決,說走就走才夠灑脫、夠自由。
董花兒曾告訴我:“當進入一個新環境時,人往往會保持比較敏感的狀態。這種敏感會引領我們去發現、留意很多東西。這個過程能讓我們對自身所處的環境和狀態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環境的改變會讓人產生新的思考,而這些新的思考能夠指引人對自己的現狀做出改變。”
人生雖短暫,旅行與讀書一樣都能夠讓我們在有限的人生中體悟到無限的可能。看見了別人的人生,增長了見識,會讓人由內而外綻放出一種自信、睿智的美,能夠讓人自在地與陌生人談笑風生。而眼界開闊、思維敏感、心靈獨立,成長與改變,往往都是在旅行中收獲的。
我欣賞為了發現的流浪,拒絕為了逃避的旅行。旅行從來不是逃避,而是體驗。在體驗不同人生、不同環境的過程中,我們與更廣闊的宇宙對話,在回響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從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新的認識。
04 brbrbr
世界很大,不出去走走真的很可惜。
但前提是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收拾好行囊,不一定要說走就走,卻一定要帶一顆好奇、發現、敏感的心,最大限度地去感受、體會世界存在的無限種可能性。
年輕時,覺得讀萬卷書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如讀萬卷書。後來發現,這兩者根本缺一不可。別人燃起了你心中的欲望,帶你領略了他眼中的世界,而腳下的路終究是要自己走的。走得穩了,走得遠了,一切的感受和領悟,包括世界,才是自己的。
現在,董花兒是一家旅遊雜誌的專欄作家,仍然在滿世界地跑來跑去。去年,他還在旅途中舉辦了婚禮,他的新娘也是一位熱衷旅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