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法學教育中的問題(1 / 2)

三、法學教育改革對策

(一)理順教育層次,明確教育理念

近年來,法學學生的就業率、失業率問題,有擴招帶來的供大於需的問題,質量問題更為關鍵。目前,全國法學院(係)的設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辦學層次繁雜,宏觀調控機製不健全,尤其是缺乏較為統一的指導、監督,導致人才培養質量缺乏保障。另外,在現今高校法學教育理念、定位不準。譬如,有些高校研究生的人數超過了本科人數,但是對於研究生又有多少學生就業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反而出現碩士生低層就業以及與本科生就業互相擠壓的尷尬境況,這也是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因此,在高校的法學教育應當實現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結合,在整合教育資源的條件下形成分層教育模式。即大眾教育滿足社會一般的法律需求,精英教育則需滿足法律職業和法學發展的需要。

(二)法學教學方法多樣化

法學教學形式多樣,為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可以綜合運用如下教學法:

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一直是法學課堂常用的教學模式,然而在“案例教學”的稱謂之下,卻存在著眾多不同的案例使用方法,方法的好壞決定了案例在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及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在教學中教師還是以說教為主,學生參與的討論與發言很有限,沒有很好地發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種方法嚴格地說來不能算是“案例教學”,而應當稱之為“以案例說明”規範的方法,其核心仍然是規範和學理的講授。真正的案例教學中所采用的案例應當是經過精心選擇和設計的。課堂的中心活動應當是在學生的參與下對這一案例逐漸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規範的內容以及規範學理根據。這樣一個“案例 - 規範 - 學理”的過程是層層遞進式的。在教學中,將蘇格拉底式教學法融入案例教學是使師生互動的有效方法。即課前教師布置複雜案例、指定參考書目和相關法律,讓學生圍繞案例搜集資料並進行思考;課中教師使用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對部分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又引出下一個新的問題,層層深入直至找到正確答案;課後組織學生討論小組對課堂討論過程和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學生通過多種思考和分析,學到法律思維的方法,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取各種技能。

2.視頻案例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越來越廣泛。在傳統的說教中,運用案例教學已經很普遍,但是教師多采取的是口述或者是ppt形式的文字內容呈現案件內容,使學生抽象理解案件內容與處理結果,而不能夠感性地理解案件情況與法官審理的過程。而視頻案例教學,是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克服了傳統案例教學中的不足。通過多媒體和文字、圖形、聲音、影像等方式將案例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案件的積極性,也可以將學習的枯燥轉換為學習的樂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觀摩視頻案例並進行討論,顯得比純粹的灌輸式教學案例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另外,許多時事的視頻資料如《今日說法》《中國法庭》《法眼》等,能夠讓學生直觀地聽到看到現實的案例,並且加上專家的深刻入理的分析,很好地使理論與實際結合了起來,使學生實現了現實到理論的升華,更有利於學生掌握法律知識,形成法律思維。

三、法學教育改革對策

(一)理順教育層次,明確教育理念

近年來,法學學生的就業率、失業率問題,有擴招帶來的供大於需的問題,質量問題更為關鍵。目前,全國法學院(係)的設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辦學層次繁雜,宏觀調控機製不健全,尤其是缺乏較為統一的指導、監督,導致人才培養質量缺乏保障。另外,在現今高校法學教育理念、定位不準。譬如,有些高校研究生的人數超過了本科人數,但是對於研究生又有多少學生就業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反而出現碩士生低層就業以及與本科生就業互相擠壓的尷尬境況,這也是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因此,在高校的法學教育應當實現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結合,在整合教育資源的條件下形成分層教育模式。即大眾教育滿足社會一般的法律需求,精英教育則需滿足法律職業和法學發展的需要。

(二)法學教學方法多樣化

法學教學形式多樣,為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可以綜合運用如下教學法:

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一直是法學課堂常用的教學模式,然而在“案例教學”的稱謂之下,卻存在著眾多不同的案例使用方法,方法的好壞決定了案例在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及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在教學中教師還是以說教為主,學生參與的討論與發言很有限,沒有很好地發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種方法嚴格地說來不能算是“案例教學”,而應當稱之為“以案例說明”規範的方法,其核心仍然是規範和學理的講授。真正的案例教學中所采用的案例應當是經過精心選擇和設計的。課堂的中心活動應當是在學生的參與下對這一案例逐漸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規範的內容以及規範學理根據。這樣一個“案例 - 規範 - 學理”的過程是層層遞進式的。在教學中,將蘇格拉底式教學法融入案例教學是使師生互動的有效方法。即課前教師布置複雜案例、指定參考書目和相關法律,讓學生圍繞案例搜集資料並進行思考;課中教師使用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對部分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又引出下一個新的問題,層層深入直至找到正確答案;課後組織學生討論小組對課堂討論過程和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學生通過多種思考和分析,學到法律思維的方法,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取各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