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還真不願意多說了,說多了連自己都明白是“做秀”!把話題拉回到正題上來吧。這部《都市童話》寫作手法有些細碎,我覺得生活在表皮之下的東西更能嚼出滋味,何必去大抒特抒呢?隻要這種強調性的寫實能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就好了,至於情節啊故事啊什麼的,有感覺了自然一琢磨就出來了。在此小說裏,言詞毫無華麗的嬌飾,但是有些煽情,故事曲折但稍帶作做,情緒跌宕還算合情合理,就事論事的心理刻劃和峰回路轉的結構安排,使得人物傳神、情感細膩。
冷靜地說,此小說可歸納為“二化”、“四不夠”。“二化”即對主人翁的描寫過於主觀化;敘述上的累贅化。“四不夠”即深刻的東西挖掘鋪墊不夠;環境描寫不夠;有意義的情節發展不夠;人物刻劃不深刻白描不夠。
我絕對不認為“二化”、“四不夠”是絕對的缺點。有人說,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我同意,我總不能拆自己的台吧?但我從骨子裏反對人家這麼說,小說的五要素可能我占全了,可是我的概念裏根本沒當五要素是回事,我從來都反對框框套套的模式。我隻能說我寫這稿子時用的不是模式而是用心去表達,這不是有意辯護。
關於文筆,與每個作者的個性是息息相關的。其實我的骨子裏是一個充滿判逆的人,但又是一個絕對理性的人。對於我不敢苟同的東西我已經習慣了一笑而過。光看這部小說就知道了,對白裏沒有精彩到千古流芳的,情節裏也沒有煽情到令人作嘔的,而文筆上更沒像《三重門》那樣洞察尖銳的。
至於很多人問我,主人翁的故事從何而來?有沒有我的影子?我再說一遍,有魚的地方不一定有水,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有魚。文學永遠來源於生活而又總高於生活。拜托那些記者大叔們,以後別再追著這個問題問個沒完,問點別的成不?我不是不敢承認什麼,但是我怕我說過了會閃著您的腰。嗬嗬,我承認我開始叛逆了。
改完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也想和這本書做個告別,去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和創作。創作是一種自甘寂寞的事業,我選擇我喜歡。隻是,不要讓我太無地自容了。
閑碎的話說到這裏,先感謝我的母親和我身邊的所有朋友,感謝他們在我第n次放棄創作之後不斷給我的鼓勵!《都市童話》的再版當然也要非常感謝漓江出版社和著名詩人、魯迅文學院的雷抒雁副院長為我的書題字,還有中國少年作家班的孟翔勇、張天芒、王慧勤老師和雲南省政協的董保延老師,感謝你們一直支持著我守望在中國文學的麥田邊!最後再感謝自己仍然報著追求完美的理想並仍然保持著內心自我的純潔!還要感謝的人很多,包括關心我的、憤恨我的,感謝你們陪我走在長大的路上。
所以我還真不願意多說了,說多了連自己都明白是“做秀”!把話題拉回到正題上來吧。這部《都市童話》寫作手法有些細碎,我覺得生活在表皮之下的東西更能嚼出滋味,何必去大抒特抒呢?隻要這種強調性的寫實能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就好了,至於情節啊故事啊什麼的,有感覺了自然一琢磨就出來了。在此小說裏,言詞毫無華麗的嬌飾,但是有些煽情,故事曲折但稍帶作做,情緒跌宕還算合情合理,就事論事的心理刻劃和峰回路轉的結構安排,使得人物傳神、情感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