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信自強:充分解放女性的潛能(1 / 3)

陳尤知不是那種目光短淺、見利而忘義的女性。在尋獲銷售代理時有些經銷商拿著大筆現金來請求獨家代理權,這樣一則可以擠掉同一地區的其他經銷商,二則可以借此取得產品出廠價格的談判優勢。如果見小利而忘大義,將會後患無窮。因此陳尤知她們從來不受這樣的誘惑。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換來的是更多經銷商的忠誠。東北有一位退休老太太,剛開始經銷艾琳產品的時候,隻有1萬元本錢。因此,當地一些大戶就想以資本優勢擠掉她。陳尤知她們還是幫她建起了銷售點。老太太深受感動,拚著老命為陳尤知拓展市場。最高的時候,她這一個點,一年銷售艾琳的產品就達四五千萬元!

如今司空見慣的化妝品專櫃,國內首創者就是“艾琳”。

80年代的時候,各個牌子的化妝品都是擺在百貨商場的一個大專櫃裏一起賣。陳尤知想到何不設立一個隻賣“艾琳”產品的專櫃,獨樹一幟?於是由廣州及全國,“艾琳”先後建起了300多個形象專櫃,銷售額因此突飛猛進。

艾琳雖然在化妝品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也遇到過一些實際困難,如受客觀市場環境的影響,產品一時賣不出去,還有假冒偽劣產品對艾琳的衝擊,這些都導致了“艾琳”陷入了困境,對此陳尤知總是充滿自信,她相信一切都會“柳暗花明”。

現在,很多企業遇到困難時,總想賣掉。陳尤知深不以為然,她表示絕不會賣掉“艾琳”,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想著要把“艾琳”打造成“百年老店”。她說:“現在再難,也沒有創業之初那麼難。那時候我既是廠長,又是采購員和推銷員,還是報關員。當時我要一個人跑到深圳海關去報關。往往報完關,取完貨,天也黑了,但我還得攔過路車拉貨回廣州。那些被攔的司機常常都會問我,‘你就不怕我是壞人啊?’幸好,我一次也沒遇到壞人,否則連人帶貨都完了。想想那麼膽戰心驚的苦日子都捱過來了,現在遇到這點暫時的困難,就打退堂鼓嗎?這不是我的性格。”

陳尤知的一言一行使我們有理由相信,“艾琳”在陳尤知的帶領下定會擺脫困境,走向一個又一個輝煌。吳雅珊希望人生有值得自豪的經曆

吳雅珊是一位美麗的電視製作人,現任EL〔V〕的製作總監、副台長、台長,是個人人皆知的女能人。其實,吳雅珊初時還對電視製作一無所知,1987年,從澳大利亞留學回到出生地香港的吳雅珊,進入了香港無線電視台。“在那之前,我根本沒有接觸過電視,我想我能做的,無非就是跑跑腿,替大家幹一些雜活,一份工作而已。”吳雅珊說。

1991年,吳雅珊離開無線電視,加入亞洲衛星電視中文台,擔任市場部經理。當時的中文台,職員很少,事情卻很多,她一人主管宣傳。中文台有許多節目在台灣製作,同事們都不願意去,老板就讓吳雅珊去。她覺得自己不懂製作方麵的知識,正好可以去學。在台灣,吳雅珊不但懂得了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知識,如何去管理製作人,還認識了許多台灣的導演、製作人、唱片公司負責人。

陳尤知不是那種目光短淺、見利而忘義的女性。在尋獲銷售代理時有些經銷商拿著大筆現金來請求獨家代理權,這樣一則可以擠掉同一地區的其他經銷商,二則可以借此取得產品出廠價格的談判優勢。如果見小利而忘大義,將會後患無窮。因此陳尤知她們從來不受這樣的誘惑。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換來的是更多經銷商的忠誠。東北有一位退休老太太,剛開始經銷艾琳產品的時候,隻有1萬元本錢。因此,當地一些大戶就想以資本優勢擠掉她。陳尤知她們還是幫她建起了銷售點。老太太深受感動,拚著老命為陳尤知拓展市場。最高的時候,她這一個點,一年銷售艾琳的產品就達四五千萬元!

如今司空見慣的化妝品專櫃,國內首創者就是“艾琳”。

80年代的時候,各個牌子的化妝品都是擺在百貨商場的一個大專櫃裏一起賣。陳尤知想到何不設立一個隻賣“艾琳”產品的專櫃,獨樹一幟?於是由廣州及全國,“艾琳”先後建起了300多個形象專櫃,銷售額因此突飛猛進。

艾琳雖然在化妝品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也遇到過一些實際困難,如受客觀市場環境的影響,產品一時賣不出去,還有假冒偽劣產品對艾琳的衝擊,這些都導致了“艾琳”陷入了困境,對此陳尤知總是充滿自信,她相信一切都會“柳暗花明”。

現在,很多企業遇到困難時,總想賣掉。陳尤知深不以為然,她表示絕不會賣掉“艾琳”,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想著要把“艾琳”打造成“百年老店”。她說:“現在再難,也沒有創業之初那麼難。那時候我既是廠長,又是采購員和推銷員,還是報關員。當時我要一個人跑到深圳海關去報關。往往報完關,取完貨,天也黑了,但我還得攔過路車拉貨回廣州。那些被攔的司機常常都會問我,‘你就不怕我是壞人啊?’幸好,我一次也沒遇到壞人,否則連人帶貨都完了。想想那麼膽戰心驚的苦日子都捱過來了,現在遇到這點暫時的困難,就打退堂鼓嗎?這不是我的性格。”

陳尤知的一言一行使我們有理由相信,“艾琳”在陳尤知的帶領下定會擺脫困境,走向一個又一個輝煌。吳雅珊希望人生有值得自豪的經曆

吳雅珊是一位美麗的電視製作人,現任EL〔V〕的製作總監、副台長、台長,是個人人皆知的女能人。其實,吳雅珊初時還對電視製作一無所知,1987年,從澳大利亞留學回到出生地香港的吳雅珊,進入了香港無線電視台。“在那之前,我根本沒有接觸過電視,我想我能做的,無非就是跑跑腿,替大家幹一些雜活,一份工作而已。”吳雅珊說。

1991年,吳雅珊離開無線電視,加入亞洲衛星電視中文台,擔任市場部經理。當時的中文台,職員很少,事情卻很多,她一人主管宣傳。中文台有許多節目在台灣製作,同事們都不願意去,老板就讓吳雅珊去。她覺得自己不懂製作方麵的知識,正好可以去學。在台灣,吳雅珊不但懂得了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知識,如何去管理製作人,還認識了許多台灣的導演、製作人、唱片公司負責人。

1994年,衛視中文台和MTV分離,決定建立麵向華語市場的中文台;由於她了解台灣和祖國內地,再加上她極強的溝通能力,吳雅珊由此成為對主管EL〔V〕的當然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