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冬暖閣(1 / 3)

“快來看啊,指頭動了,莫不是要醒了......”

“真的,真的動了......”

一連串嘈雜的聲音傳到趙光義耳邊,趙光義隻感到聒噪、疲憊,仿佛意識飄在一個黑洞裏,想出去又出不去。

“快,還不傳太醫,遲了我剮了你們的皮。”一個嚴厲的聲音驟然乍起,別的聲音頓時安靜下來。

“官家昨日太過繁忙,以至於累倒了,希望官家早點醒來。”一個宮女大聲說道。

“就你會說話,小嘴兒真甜。”李皇後誇獎這位宮女。

禦醫來了,診脈以後,“啟稟皇後娘娘,官家並無大礙,休息會就沒事了。”

“那官家什麼時候能醒來?”

“應該快了。”

“怎麼了?這麼多人,圍在這裏幹什麼?”趙光義終於出聲道。

“官家,昨日你暈倒了,你不記得了,可把我們嚇死了。”李皇後說著抹了把眼淚。

“沒事,都別大驚小怪了,都忙去吧。”趙光義吩咐道。

此時已是太平興國四年,經過了四年時間“燭影斧聲”之事總算慢慢被人遺忘了。趙光義地位逐漸穩固,朝野間不利傳聞隨著他各項朝政舉措而漸漸消弭。他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登基後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使農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對於底層窮苦百姓充滿著同情心和憐憫之情。

黑夜漸漸被陽光驅散,東邊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月亮顯得若隱若現。冬暖閣外的喜鵲似乎開始鳴叫起來,居室內暖意也升騰起來,聽到喜鵲的叫聲,趙光義心裏一陣泛喜,想來自己謀劃的事情今天該開始頒布了。

趙光義起身喚到:“來人”,門外的太監和宮女馬上進來給他穿衣洗漱。趙光義盯著旁邊的小黃門說道:“今日朕有要事,吩咐眾大臣早朝不得缺席。”旁邊的小黃門立刻點頭稱是,一會兒便跑去找到總管太監王繼恩彙報聖意。

王繼恩得知聖意後,不敢懈怠,吩咐眾小黃門挨個出宮去大臣家裏宣旨,自己則馬上來到冬暖閣,在門外侍候。

趙光義昨晚並未臨幸任何妃子,所以精力稍足,他大步流星地往門外走去,王繼恩忙行禮作揖道:“官家,老奴有一事稟告。”趙光義一愣神,通常此時王繼恩是不做聲的,今日反常所為何事呢。他說道:“講來”,王繼恩說道:“剛聆聽到聖意,要求諸大臣早朝不得缺席,可昨日老奴聽說齊王抱恙在身,不知是否應該要求他參加早朝?”趙光義眉頭一皺,自己這個弟弟趙廷美平日裏驕縱專橫慣了,自己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則稍加訓斥,可如今越來越不像話,竟然開始不來上朝了,其心思如何讓人不得不防啊!

記得小時候兄弟五人,大哥趙匡濟和弟弟趙光讚早亡,二哥趙匡胤被自己害死,如今就剩下弟弟趙廷美了。此刻趙家君臨天下,富有四海,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他不想兄弟鬩牆再次發生,能忍的就盡量忍了。自即位以來,對於趙匡胤和趙廷美的子女都照顧有加,皆稱皇子皇女,按道理趙廷美應該感到滿足才是,可他似乎總有一種篡位之心,莫不是拿“金匱之盟”說事?

想到這些,他長歎口氣:“希望他好自為之了!”

不一會兒,龍輦停在冬暖閣門前,趙光義登上龍輦,這龍輦由六匹駿馬在前,車身又有寶石金銀鑲嵌,盡顯皇家尊嚴氣派。榮登九五是每個人的夢想,可真正做到又有幾人。趙光義想著前半生的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深感皇位來得不容易,既然不容易那就要好好珍惜,不能像庸主一樣白白浪費光陰。

自唐末黃巢起義後,華夏大地便處於割據分裂狀態。趙匡胤先後滅了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和南唐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文治武功皆稱得上一代明君,而今趙光義繼位,誓要將完成全國的統一,而他已經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天平興國三年納土歸附。下一個目標就是北漢,他心中漾起一股豪氣,北漢終將被自己收入囊中。而對於燕雲十六州和北邊的遼國,他則心中沒有把握,隻能勉力為之,但亦是他一生最後的目標,如果達成,後世史書上他將會是多麼英明睿智之主,其功績將超過了兄長,直追秦皇漢武!

這是天平興國四年,趙光義四十歲,正是春秋鼎盛時期,對於心中設定好的藍圖,他不僅將努力完成,他還要大宋在曆史長河裏書寫最燦爛奪目的一幕。或許這才是他最大的野心,也是大宋朝的終極目標,隻不過後來的事是他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