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明爭(1 / 2)

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明爭

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明爭

琴音起,虛偽堪比嶽不群的三皇子也亮出了自己的兵器。

一把長劍,線條簡潔流暢,劍身上細密的雲紋層層疊疊,出鞘時的長吟和光潔劍脊反射的刺瞎人眼的光芒都在向圍觀群眾們宣告:我是寶劍!我是寶劍!

鳳寒翎撫了撫身邊的鳳翎劍,心中對三皇子的鄙視更上一層樓。

騷包的人配騷包的劍。

以鳳寒翎的視力在目前的距離上可以觀察到很多細節。

比如劍身上的雲紋看起來有些淺淡,並不自然。比如整把劍光亮得過分在有光源的情況下完全可以cos一把閃光彈。比如整把劍看起來比一般的長劍要略微單薄半分,輕巧得厲害。再比如異常鋒銳的劍鋒,在主人揮舞長劍時的破風聲比一般的劍要小得多。

即使鳳寒翎一向以武者自居而不是劍客,也明白這把劍在出爐後被後期加工過,不管是淺淡的雲紋還是過於光亮的劍身亦或是單薄的厚度,無一不是指向一件事——這把劍被打磨過。

這種打磨不是為了保持劍鋒銳利的保養或是開鋒,而是整體的,出於改造目的的打磨。

對三皇子的鄙視因此更上一層樓。

必要的厚度是維係劍身韌性的基礎,長劍被打磨後雖然在表麵上更符合劍走輕靈的要求,而且更加鋒銳,但事實上一個字就能概括:脆。

特別是這種後期的打磨破壞了這把王級兵刃的整體結構,連帶著對靈氣的耐受性和容納量都下降了一大截,這種切磋還好說,若是日後遇上激鬥……

鳳寒翎嗬嗬笑著在心裏提前給三皇子點了一排蠟。

不過考慮到這貨的心態鳳寒翎倒是能理解,這貨拿著被稱為百兵之王的劍,又加工成這麼一副大氣堂皇的樣子,所圖為何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連這種事情上都要計較,這貨出生時缺氧後期成長缺鋅吧?

搖搖頭將注意力集中在切磋上,發現三皇子多少還是有點本事的。

精神力進階靈識後對音刃的感應就容易了許多,鳳寒翎能感應到水千嬌製造出了多密集的音刃,而三皇子居然能迎著彼此間隙不超過一寸的無數音刃穩步向水千嬌前進,而且看起來並不吃力,隻這手劍法就足以讓人誇獎了。

水千嬌隻是低頭彈琴,仿佛離自己隻有兩丈距離的三皇子不存在,無數音刃依舊撲向三皇子,一副黔驢技窮垂死掙紮的模樣。

三皇子臉上已經掛起了冷笑,手中的長劍舞動間已經從格擋音刃變成了耍帥時順便格擋音刃。

鳳寒翎的角度正好可以看到水千嬌的側臉,此時水千嬌的唇角正彎起一個嘲諷的弧度。

琴曲未變,音刃的軌跡卻突然變了,原本直直衝向三皇子的音刃驟然一頓,隨即化蝶,四下翩飛。

樂師和武者馴獸師的修煉又有不同,決定強弱時排在第一位的既不是真氣修為也不是精神力強弱,而是心境。

從熟識樂譜開始,一個樂師真氣修為的高低決定的是同樣曲子在戰鬥時能反複演奏的次數,類似耐力。精神力雖然略有要求,也是大多數武者都能達到的水準。而一名初窺樂靈境的樂師就能同時幹掉五到八名普通的,真氣修為處於同一水準的武者。

樂靈境之後的樂心境,換算到琴師這裏就是琴心境,這個階段的樂師已經不是單純的發射音刃,而是融入了精神力在內,威力翻倍。在演奏技巧上也更加多變,比如水千嬌曾經使用過的音刃疊加。

樂心境之後的樂魄境就更牛了,這時候的音刃已經不是子彈了,而是受樂師控製的追蹤導彈,就如水千嬌此刻做的,雖然她還未正式踏入琴魄境,但作為一個琴道天才,初步掌握一些琴魄境的手段並不稀奇,尤其是水千嬌的精神力也很出色,能控製的音刃數量就更多了。

至於其後的樂魂境,傷人憑借的已經不是音刃,而是情緒。一曲離殤天地同悲,一曲歡歌枯木逢春,是為樂魂。

而樂魂境之後,所有樂者視之為畢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並沒有具體的稱謂,隻是鳳寒翎曾聽君臨提過,她的時代出過一名樂道天才,天生絕脈凡骨,別說修煉真氣,單純的習武都難,在樂道上的天賦卻是空古絕今,兩歲起接觸樂器,抱住琵琶就不鬆手,其後一路修煉,以二十的年紀榮登樂道第一人的寶座,後來在師門麵臨大禍時更是以一曲殺字訣全殲來敵,聽得鳳寒翎險些下巴脫臼,本來還算偏向武俠的世界怎麼瞬間變修真了?

君臨當時一副緬懷的神色:“為師那時還隻是武帝修為,有幸旁觀了整場戰鬥,你無法想象她的風采,當時三派聯軍連破舞樂宗九層護宗大陣,眼看就要徹底殺進宗派駐地,那氣勢,為師差點沒被壓趴下,琴無歌抱著琵琶從供奉曆代祖師牌位的大殿裏走出來,問:‘諸位當真非滅我宗門不可?’她對聲音的掌控當真是登峰造極,一個沒有任何修為的凡人,聲音很輕,在聯軍喊打喊殺的嘈雜中居然像是在耳邊說的一樣清楚,問完以後被狠狠嘲笑了一通也不惱,依舊平平淡淡的躬身:‘如此,妾身得罪了。’直起身以後五指搭在琴弦上,就那麼輕輕一抹,一座古戰場憑空出現將聯軍全部收了進去,接著無數戰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