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議論紛紛,朝臣們三三兩兩湊到一起不知道在著什麼,但看許多人都對著懷北人指指點點,麵色不善,便也知不是什麼好話。
但懷北三人無意與這些大臣爭辯,畢竟兩國打了近百年,新仇舊恨的太多了,一下子就議和,也的確容易招惹不一樣的聲音。這些都能理解,都能理解。
劉召安唇角微微泛起笑,仿佛這樣的笑意就能讓他忽略南嶽大臣們的敵意一般。
而那位三皇子則更不在意這些,他隻管站在劉召安身後,一雙狐狸眼一會兒看看這裏,一會兒又看看那裏,特別是在女賓那頭流連許久,最終落到了陸辭秋那處。
江柳咬咬牙,聲道:“阿秋你看,那隻狐狸是在瞪誰呢?”
陸辭秋:“看這方向,不是你就是我。”
江柳打了個哆嗦,“不可能是我,江家一向低調,所以即便我是皇後娘娘的親侄女,也不可能入得了懷北皇子的眼。我分析著他看的應該是你,畢竟你是我表哥的未婚妻,半年多以前兩國之間的最後一戰,可是我表哥生生把他們從金黎城給打回懷北的。
據那一戰讓懷北損失了近十萬大軍,他們都嚇破了膽,最後不得已選擇了議和。
所以他們對我表哥一定懷恨在心,而你是表哥的未婚妻,他們八成是連你一起恨上了。”
陸辭秋覺得江柳分析得有道理,但是有一點她不認同:“議和?”
江柳點頭,“對,是議和。”
“開什麼玩意。”陸辭秋冷哼一聲,“戰敗國隻有投降與求和,哪來的議和之?”
這時,順帝也開口了,他問那劉召安:“為了國泰民安,這很好。所以懷北使臣,你們來我南嶽的目的,是想向南嶽求和的?”
劉召安一愣,隨即道:“不,皇帝陛下,我們是來議和的。”
順帝皺了眉,“議和?”
劉召安再行禮道:“是的,是議和,且此番我們是帶著誠意來到南嶽,甚至還帶來了我們的一位郡主。”他往邊上撤了一步,將那位郡主給讓了出來,“這是我懷北的寧欣郡主,乃當今聖上的親侄女,今年十七。我懷北欲將此女許配給南嶽的十一殿下,以示懷北交好的誠意。皇帝陛下,自古以來兩國和親都是最常見的議和手段,而之所以選擇了十一殿下,則是因為迄今為止除了裴家人以外,便是十一殿下手上沾了最多懷北人的鮮血。
所以我們將郡主許配給十一殿下,最能夠表達懷北議和的決心。”
“議和?懷北人,話要清楚!南嶽懷北兩國之間從來沒有過議和,從頭到尾都是你們懷北在向我南嶽求和。”這時,自殿外走進來一人,一番話出口,最後重點強調了求和二字。
人們扭頭去看,來人不是別個,正是十一殿下燕千絕。
陸辭秋的目光也遞了過去,心裏又在琢磨方才燕千揚的那番話。
懷北人手裏握著的屍體,到底是裴家什麼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