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多年未見的兒子,李隆基老淚橫流,顫微微地攙起李璲,說:“璲兒,原來是我的璲兒,快快請起。是父皇寵信了奸臣,害得大唐太平盛世要被這幫亂臣賊子給毀了,今日如若不是我璲兒趕來,我也見你的母妃去了。”自從楊玉環在馬嵬坡被高力士勒死後,李隆基日日思念她,寢食難安,後悔不已,現在對於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劉華妃曾經也是自己最寵愛的妃子,更為自己生下三個兒子。
李璲攙著父親李隆基,安撫道:“請父皇放心,此次我和師姐飛鴻仙子奉師命下凡就是助我們李唐皇室誅殺妖道和平複叛軍,好早日還天下一個太平。”
剛才看見敵軍的石萬山和朱離華被輕易擊退,如今聽聞十二皇子李璲的這番話,在場的軍士、老臣、侍從無不欣喜若狂,對於最近損兵折將連吃敗仗的大唐軍士來說,終於看見了曙光。
次日,甄王李琬在成都城內,自己的府上,設宴款待了飛鴻仙子和李璲,並將大唐這些年的事情和現在的局勢向二人慢慢講述了一遍。
當年父皇過於寵信楊玉環,漸漸荒廢朝政,曾任命李林甫為宰相,此人奸詐貪權,掌握權柄的數十年,從未以國事為重,隻知蒙弊皇帝,陷害同僚,排除異已,作威作福。
李林甫倒台剛死,任用楊玉環的同宗兄長楊國忠,楊國忠身為臣子毫無衷心,隻知道巴結討好楊玉環,為人做事和李林甫同出一轍,整天隻知道玩耍權術。
楊國忠初聞安祿山造反,他還大言不慚,說‘不出十日,我肯定拿安祿山的首級獻於陛下。’沒料到,安祿山大軍連陷博陵、蒿城,並攻下堅城靈昌郡。安祿山的軍隊凶悍殘忍,各地城郭見到他那撲天蓋地的軍隊而來,老百姓驚駭至極,最後紛紛遭到屠滅。就連投降的數萬唐兵唐也將一並殺掉,功陷滎陽後,又破武牢,大敗封常清將軍,後來又攻陷東京洛陽,縱兵殺掠。
記得安祿山攻破潼關時,父皇連夜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途中,將士饑疲,六軍不發,眾人義憤填膺,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求殺死禍國殃民的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楊貴妃被高力士用白綾勒死在馬嵬坡。
馬嵬坡事變時,太子李亨在靈州自行登基,稱為唐肅宗,大將軍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後來郭子儀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複河北一帶。安祿山退回後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與下屬串通好了謀殺而死,安慶緒自立為帝,開始對史思明暗中收拾自己潰散的殘部非常不滿,本來想找機會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老奸巨猾,為人狡詐,為了先鏟除安慶緒自保,暗中向唐廷奉上歸降書,願以所領13郡及手中10萬大軍歸順大唐。
當今皇兄李亨得報大喜,封他為歸義王,兼範陽節度使。怎料後來史思明得到了當年進宮的陸長風相助,背後不斷招兵買馬。安慶緒也被陸長風的手下紫雲姬黑夜放毒蛇咬死,史思明輕而易舉地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範陽,自稱“大燕皇帝”,傭兵50萬之多,封陸長風道長為國師,昨日你們見到的石萬山和朱離華是他的徒弟。
可恨的是,我們同母所生的大哥李琮半個月前被朱離華擒去,現在還關壓在史思明府中。最近一年大唐連吃敗仗,陸長風口口聲聲念起昔日楊氏父女情分,想為當年被父皇刺死的楊玉環報仇,這次派人前來追殺父皇。
席間二人聽完這些事情,想到大哥李琮的處境生死難料,深感不安,李璲很想先回長安城,去祭奠母親,求母親在天之靈保佑大哥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