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最近醫院裏發生一件醫療事故,事情越來越嚴重,家屬每天弄來很多新聞記者堵在醫院門口。院長最近都消失不見,聽你剛才說,才清楚原來我們醫院的金院長也是去英國想聘請李哲瀚少爺。醫院最近事情很少,正好可以過來幫忙,看來還是來對了。”司徒依依說得很平淡,但內心很驚訝,現在醫院很多人私下議論,這次醫院發生事故,院長害怕沾惹麻煩都逃到國外了,沒有想到竟然去見這個人,更不可思議的是,一個24歲的豪門子弟,這樣年輕,竟然能夠在英國皇家醫學院這樣世界一流大學讀完雙博士,簡直是超脫想象的醫學天才。
張伯感慨,帶著幾分自豪的說:“事情還真湊巧了。說到我們家少爺,不得不說是學醫天才。去年,宋懂事從英國帶回一件唐朝的青玉蓮花碗,現在就放在樓上的書房中,說起這碗還有一段來曆。哲瀚少爺讀完研究生時在倫敦一家醫院實習,利用中醫針灸輔助手術藥物治好了一位身患腦血栓半身癱瘓的老人,後來出院還為他開了幾副調養身體的中藥湯劑。一次在少爺在利物浦一家私人博物館中,看見的就是那件青玉蓮花碗,當時和館主商量想出高價買下,博物館的女館主非常禮貌,歉意的拒絕,說碗是家族珍藏,是父親最愛的藏品,出多少錢都不會賣。剛好門外走進來一個老頭,大笑說‘那隻青玉蓮花碗送給這位年輕紳士了’。原來他就是哲瀚少爺曾經在倫敦醫院治好的那位病人。”
司徒依依滿臉詫異,難以置信地問:“李哲瀚博士還精通中醫學?”
張伯頓了頓,回答:“李家從小注重國學教育,聽老爺說,哲瀚少爺中學時就喜歡看《黃帝內經》、《溫病條例》、《金匱要略》、《傷寒論》這一類書,長大後順應愛好學醫,家裏也沒有反對,中間從國內給他請過一些著名的中醫學家教過少爺中醫。”
司徒依依聽了更加敬佩,想起了別墅樓梯老照片裏李老爺的容貌。
進入別墅一樓的客廳,司徒依依小心攙扶張伯在紫黑色駱駝皮沙發上坐下,說:“伯父,您就坐著好好休息,沒事可以去喂您的貓,我來收拾三樓房間、浴室、書房就好了。晚上你想吃什麼,到時候我做給您吃。”司徒家在蘇州曾經是有名的大戶人家,覺得眼前美麗柔弱的女孩子不該有那麼多的命運轉折。
張伯坐在沙發上輕輕捏揉著左腿小肚子,笑著說:“好,你這孩子總是這樣體恤懂事。前幾天經輝找回來了一個保姆,家是外地人,待人很有禮貌,說話除了方言重,倒也很熱情,幹活總是拖泥帶水,茶杯擦不幹淨,一邊拖地板,一邊偷著在書房上網,書房裏麵那隻宋代端硯放桌上幾十年都沒事,她來頭一天就不小心給打了,後來給完錢直接辭掉了。”張伯歎了一口氣。
司徒依依害怕張伯內心過意不去,就說:“伯父,經輝哥說,他買回來了新的床上用品,都放在哪裏?”自己從家中搬出來的三年多,很多時候遇到事情,都是找經輝哥幫忙,甚至有時緊張借錢交房租。
伯父指著樓上,說:“昨晚經輝和所裏的小嚴從商場買回來後,兩人就直接都給搬到了三樓,少爺要住的房間旁邊那個空閑的房間裏。”
“好,知道了”依依回答完,轉身爬上三樓李哲瀚將要住的房間,這些年來李宅有幾次,但這個房間還是頭一次進來。房頂一盞乳白色的吊燈像日月星辰般的明亮,整個房間的實木家具、雙人床、台燈、椅子都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物品,牆角擺放著一個老式的留聲機,房間格調素雅簡約不失高貴大氣,看著滿屋子陳舊的擺設,總有種留念過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