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楔子 世外的逍遙仙島(1 / 1)

第一卷 楔子 世外的逍遙仙島

昆侖山又稱為昆侖墟,古人尊其為“萬山之祖”、“龍脈之祖”,勢鎮群山,威攝四海,是華夏大地上最為神秘的山脈之一。巍巍昆侖群峰起伏,綿延百裏,莽莽蒼蒼,如臨仙境。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雲霧繚繞,就在兩峰之間的霧靄雲層中,隱藏著一座不被世人知曉神秘幽靜、逍遙飄渺的懸浮仙島——天渡島。

天渡島如夢似幻,山靈水秀,聚天地靈氣,衝日月精華,是一個充滿神話傳說的世外仙島,生活在島上的人可參透宇宙玄妙,與自然神力相通,亦能掌控人力所不能為,避開凡塵疾苦的生老病死。仙島上雲濤茫茫,白鶴飛舞,虹橋奇岩,仙花異草隨處生長,竹林掩映著一座殿宇瓊閣成群的紫霄宮,莊嚴恢弘,在一叢叢清香濃鬱的茶花間,彩蝶紛飛,玉蜂歡舞。步履浮雲,超乎世外,感天地之萬象,渺滄海之一粟。

仙島上聳立三座奇秀突兀的山峰,落日峰、星盤峰、望月峰。在落日峰頂,一座嶙峋黑石砌成的焚化萬物的炎火池,四麵雕刻著神秘的古老符合,藍色聖潔的火焰終年不息;最高的星盤峰上古樹參天,仙禽異獸,雲霧彌漫;望月峰懸崖峭壁上向內凹陷一天然石洞——天外洞,三千弱水溪從洞中潺潺流出,湍流飛下灑落山腳,瀑布猶如從浩瀚星空中湧出一般。

溪水在半山腰時流經一個巨大的玉石仙台,流入澄清見底的碧水潭。碧水潭中長著紅、黃、藍、紫、白五色蓮花。晴空的夜晚,月輝灑落潭中,波光粼粼,美輪美奐。從碧水潭流出的三千弱水經過一片桃花林,碧玉仙桃樹在兩岸錯落生長,桃樹有的在花期,有的結果,紅嫩嬌豔的桃花瓣晶瑩欲滴,隨風飛舞,飄飄灑灑落入弱水溪中。在桃林盡頭溪畔岸邊是一渡口,渡口上矗立一方青石,鐫刻四個鎏金大字“桃花渡口”,經曆數萬年風雨日曬,字跡磨損斑駁。

站在桃花渡口岸邊順河流向下望去,便是煙火嫋嫋的人間,逆流而上是去往一個未知神秘的世界,漂浮桃花瓣的溪水在望塵崖邊飛流直下,水滴在風中細化成了雲霧之氣,嫣柔的桃花瓣迷幻絢美,在細雨迷霧中紛飛,那是天渡島上最美的景色一——桃花飛雨。雲霧夾雜著片片桃花瓣在五行幻陣的作用下將天渡島隱藏在昆侖諸峰之上,在凡間的世界中從此隱匿無影無蹤。

桃花渡口不遠處是依山而建的宮殿,宮殿門口佇立著一對青銅麒麟獸,讓人望而生畏,門口上方的匾牌上書寫著“紫霄宮”三個字,紫霄宮仙宇瓊閣,飛簷峭壁,雕梁畫棟,氣勢輝煌。淩雲殿平日用來修養會客,大殿中間供奉著道教三清,古韻素雅的天涯樓,四角懸掛著風鈴。仙風道骨、慈眉善目的洞天老祖不去九天外仙遊時便在天涯閣,主管著天渡島。除此之外,還有藏經閣、釋憂齋、青楓樓,仙島弟子每日修煉道術,探討天地萬物與三千大世界的奧妙。飲食辟穀不食煙火,三餐吃花食草,飲茶喝蜜,悠閑之時下棋撫琴。雖然是清幽極樂之地,但也有門規戒律,仙島之人不可隨意下凡。

天渡島被望塵崖飛流的桃花瀑布所氤氳出的雲霧環繞,並被島上的五行幻陣所守護:金——玉石仙台上的青銅神龍鼎;木——桃花林那些萬年不死的仙桃樹;水——望月峰上流出的三千弱水溪;火——落日峰上的炎火池;土——星盤峰上聖靈的萬物土。即便修道之人也無法衝破五行幻陣,凡人更是無法踏足,洞天老祖每隔數百年之期會親自下凡或委派門人去尋一兩位具有五行仙根之人,帶入仙島,傳授法術,在自己去往天界仙遊時,由門人弟子接替自己掌管天渡島。世間那些得道修行之人,大智大哲之人,慈悲至善之人,如黃帝、炎帝、神農氏、大禹、彭祖、安期生、老子、莊子、鬼穀子、張道陵以及後世的張三豐、王重陽等都曾登上天渡島,在碧水潭中沐浴,洗去塵埃,並在紫霄宮住三日後,從桃花渡口處腳踏蓮花,沿著三千弱水溪逆流去往傳說中的神秘世界。

就在這天渡島上,曾經發生過一段逾越千年邂逅桃花的戀情故事。

一千多年前,一個飄逸瀟灑、玉樹臨風、俊美無缺的白衣男子在紫霄宮執掌天渡島。他常常一人在桃花渡口旁的一株碧玉仙桃樹下,獨自吹簫,黯然神傷,曾經因為自己而香消玉殞的知己佳人,隻留下元神在那株仙桃樹中繼續修煉千年以求輪回轉世。

曾幾何時,渡口岸邊桃花瓣漫天飛舞,少年眸若星辰站在桃花樹下怡然吹簫,伊人長袖曼舞倩影翩翩。

曾幾何時,竹林邊的玉石仙台上,伊人在仙台上靜靜撫琴,少年在潭水中玩耍嬉鬧,相看兩不厭。

如今桃花依舊盛開,卻不見伊人歸來,隻留下了那張冰玄遺音琴,也許注定了你是我一生永不後悔的眷戀,沒有你,就像夜空沒有星星,寂寥漫長。無論多少輪回,千尋萬覓隻求再見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