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平民的大眾媒介 ——廣播(1 / 3)

2. 廣播的發展

廣播從誕生之日起即進入迅猛發展的時期。美國商業部自1920年10月批準第一家廣播電台之後,從1921年開始正式頒發廣播電台的營業執照。到1922年底全美國在商業部批準的廣播電台達到570家。隨著廣播電台數量的猛增,接收機的銷售也不斷增加。在美國,1921年接收機售出5萬台,1922年售出10萬台,到1923年則超過了50萬台。廣播早期的迅猛發展表明廣播是一種平民媒介。

早在廣播電台正式營業之前,西方先進國家就出現了一大批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他們是廣播還在實驗期間就已存在的第一批聽眾。隨著各種電台播送的節目和收音機的普及,很快吸引了除無線電愛好者外更多的其他人。廣播是一種嶄新的大眾傳播媒介,收聽廣播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沒有報刊的閱讀障礙,還可以不用花錢去購買留聲機就能在家裏聽到音樂。

20世紀30年代中期起,廣播開始進入成熟期,體現在廣播網的形成、節目形式的獨立和風格化等方麵。廣播成熟期的標誌是廣播黃金時代(20世紀40年代)的到來。廣播網(Broadcast work)是指由多家廣播電台組成,由一座大型廣播電台為節目發送中心的傳播係統。廣播網的形成,技術上的原因是因為在衛星廣播出現以前,再高的發射天線和再強大的發射功率也不能使一家電台覆蓋太多地區,這就需要運用收轉技術在電台與電台之間連通信號,以實現盡可能廣大的覆蓋。同時,廣播網的出現也解決了節目源和節目製作能力的問題,畢竟功率大、覆蓋範圍廣的電台可以利用較多的廣告資助請來明星演出。

廣播是一種承載信息的工具。自從廣播經營的道路確定以廣告為本之後,對廣播節目的研究就加強了,因為節目是吸引聽眾即吸引廣告的關鍵。在廣播成熟期,綜合性文藝節目成為廣播網的首要節目形式。音樂節目在廣播中占著重要地位,與初期廣播相比,由於廣播網的作用,電台的音樂節目打破了地域的局限,對遍布於各地的民間音樂的傳播及其商業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廣播的娛樂性在20世紀30年代十分突出,在美國大蕭條期間,許多家庭賣掉了家具、衣服也不舍得賣掉收音機,廣播裏的娛樂節目是民眾在艱難困苦中的一劑精神良藥。隨著羅斯福政府“新政”的實施以及歐洲戰爭危機的出現,美國人對經濟和政治日益關心,由此引發了對新聞信息的更大需求。由於廣播技術的特點,廣播新聞更適合新聞的緊迫性和快捷性要求,比報紙的反應也更為敏銳。

三、廣播的分類

1. 按傳送方式分類

廣播的傳送方式分為: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節目的稱為無線廣播,通過導線傳送節目的稱為有線廣播。

2. 廣播的發展

廣播從誕生之日起即進入迅猛發展的時期。美國商業部自1920年10月批準第一家廣播電台之後,從1921年開始正式頒發廣播電台的營業執照。到1922年底全美國在商業部批準的廣播電台達到570家。隨著廣播電台數量的猛增,接收機的銷售也不斷增加。在美國,1921年接收機售出5萬台,1922年售出10萬台,到1923年則超過了50萬台。廣播早期的迅猛發展表明廣播是一種平民媒介。

早在廣播電台正式營業之前,西方先進國家就出現了一大批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他們是廣播還在實驗期間就已存在的第一批聽眾。隨著各種電台播送的節目和收音機的普及,很快吸引了除無線電愛好者外更多的其他人。廣播是一種嶄新的大眾傳播媒介,收聽廣播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沒有報刊的閱讀障礙,還可以不用花錢去購買留聲機就能在家裏聽到音樂。

20世紀30年代中期起,廣播開始進入成熟期,體現在廣播網的形成、節目形式的獨立和風格化等方麵。廣播成熟期的標誌是廣播黃金時代(20世紀40年代)的到來。廣播網(Broadcast work)是指由多家廣播電台組成,由一座大型廣播電台為節目發送中心的傳播係統。廣播網的形成,技術上的原因是因為在衛星廣播出現以前,再高的發射天線和再強大的發射功率也不能使一家電台覆蓋太多地區,這就需要運用收轉技術在電台與電台之間連通信號,以實現盡可能廣大的覆蓋。同時,廣播網的出現也解決了節目源和節目製作能力的問題,畢竟功率大、覆蓋範圍廣的電台可以利用較多的廣告資助請來明星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