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是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教學論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在當代,隨著教育科學的發展,教學論學科開始逐漸分化;雙語教學論也從教學論中分化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雙語教學論的研究範圍包括:雙語教學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雙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雙語教學過程、雙語教學原則、雙語教學內容、雙語教學手段與方法、雙語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效果或學習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鑒於我們對雙語教學論體係的認識,本書將分為十三章:

第一章是雙語教學緒論。廣義的雙語教學是指學校中實施兩種語言的教學。狹義的雙語教學指學校中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傳授學科的教學。我國雙語教學近似狹義的界定,即學校中使用外語傳授數學、物理、曆史、地理等學科的教學。確切地說,我國的雙語教學是指在學校環境中,操雙語的教師,將除本族語/母語以外的一種或多種第二語言/外語作為教學語言,進行全部或部分非語言學科的教學,以達到各學科培養目標,同時培養雙語人才,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與單一語言教學不同,雙語教學有其特殊性,如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教學目的具有跨文化性、教學內容具有民族性、教學語言具有平等性、教學時間具有差異性、教學過程具有生成性等。通過對現有雙語教學實踐的調研和分析,學者已經就雙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基本達成共識:雙語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母語和外語水平、有利於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科知識學習,也有利於促進民族文化的協同發展。

第二章探究了雙語教學的目的。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生活在知識經濟和全球日趨一體化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和交流會更加頻繁。交往和交流靠的是什麼?是語言,語言的學習和掌握,特別是跨文化語言的學習和掌握。這對於我們社會具有重要作用與意義。實際上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信息的載體,同時它還是思維的工具、文化的載體。語言裏麵包蘊著思想,包蘊著文化,是某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反映。因此,學習一種語言,不僅僅是學習語言這個工具,同時也是在了解這種語言所蘊含的文化,所蘊含著的思想精髓。從這個意義上說,開展雙語教學,使每一個孩子有機會更多地接觸一種語言、學習一種語言,實際上也是在創造讓他們了解他民族文化思想、風俗習慣、科學技術的機會。因此,我們認為雙語教學的目的在於用外語作為一種教學語言在母語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中進行教學,借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外語水平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由於教學目的不同,雙語教學的性質存在差異。美國實施的雙語教學,不是使用學生的母語作為教學語言,而是采用外語作為教學語言,其目的是準備替代學生的母語。美國對少數民族語言學生進行雙語教育,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旨在幫助他們掌前言握英語,融入美國主流社會。他們的雙語教學是替代性質的。加拿大的雙語教學,不是使用學生的母語作為教學語言,而是采用外語作為教學語言,其目的不是準備替代學生的母語,而是允許他們繼續使用母語。加拿大用法語作為教學語言,同時準許學生繼續使用英語,最終導致英、法兩種語言成為加拿大官方語言。他們的雙語教學是補充性質的。我國雙語教學的補充性質占主導地位,學校一般多使用英語作為雙語教學語言,旨在強化英語的運用,而不是替代漢語。恰恰相反,學生繼續使用並加強漢語學習。

第三章揭示了雙語教學的過程。雙語教學過程除了與一般教學過程具有共同的特點以外,還有認識客體的多元性、認識主體的特殊性、認識過程的複雜性等特性。雙語教學過程是雙語教學規律的反映,其主要表現在雙語教學的產生與社會文化需求緊密相連,雙語教學目的、任務和內容也受到社會文化的製約;雙語教學的發展過程也是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結果。因此,雙語教學效果將取決於雙語教學係統的和諧優化。雙語教學過程就是雙語課程的內容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形成雙語結構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雙語課程的實施過程,最終將落實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以及考核評定五個基本環節。

第四章規範了雙語教學原則。雙語教學原則是指根據雙語教學目的和雙語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製定的對於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導雙語教學活動的基本準則,是客觀教學規律的基本反映,也是教學規則的統一整體。根據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雙語教學規律、雙語教學中師生主體以及雙語語言的關係等相關因素,本書認為雙語教學的基本原則應該包括平等互動原則、科學滲透原則、靈活施教原則、利用和創設相統一原則、博專相濟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和民主合作原則。

第五章討論了雙語教學主體。關於教學主體,曆來是眾說紛紜,有單主體說、雙主體說、主導主體說,也有否定主體說。就雙語教學主體而言,目前也未達成一致意見,且經常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過於抽象,即在研究雙語教學主體時,要麼是將一般教學主體的研究成果來取代雙語教學主體的研究,或是用一些新潮的教學理念來代替雙語教學主體觀,使雙語教學主體的研究趨於神秘和抽象;二是過於具體化,即對雙語教學主體的研究沒有上升到理論層次,隻是教學經驗的描述,缺乏係統的理論概括,使雙語教學主體的研究趨於經驗化、世俗化。然而,本書認為雙語教學主體主要指雙語教學過程中的教師主體和學生主體。教師作為教授主體和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以真實的、完整的人格對待彼此,在真正平等和信任的基礎上的溝通、交往,共同構建雙語教學“你—我”的主體生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