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黛玉一點雪雁額頭說道:“你知道的倒多。”

雪雁笑著說道:“雖說我們不大和她們來往,可有些事還是得清楚一二,這樣才能隨時應對。”

黛玉瞅著雪雁,覺得她越來越能了,不由得想到這人都是這樣,不到那個地步就不知道有多大的本事,可見著能力也是慢慢曆練起來的,這麼想著,黛玉暗自下了決心,自己可萬不能鬆懈了,說不定以後還有更大的事在等著自己。

卻說宮裏頭的甄太妃,原本隻以為是年紀大了身子不好,隻讓太醫開了些溫補的藥,這過了兩日越發古怪起來,竟然聞了魚腥味便吐。

歇了兩日便請了太醫來瞧,那李太醫也是太醫院的老人了,和甄太妃也是極熟的。見著太妃的臉色倒還紅潤,想著不過是秋幹氣躁罷了,豈料一把脈,李太醫驚出一身的冷汗。

臉色都白了,偷眼看了看太妃,見她躺在榻上,李太醫想著莫不是自己年老昏花,弄錯了。便又搭在脈上,這下子斷定無疑,正是喜脈。

甄太妃見李太醫神色不大好,想著自己莫不是真的不好了,便問道:“可是有什麼病症?”

李太醫扯出一張笑臉說道:“回娘娘,沒什麼大礙,不過是秋幹物燥,多食些蔬菜掛便是。”

甄太妃聽了這話便是不信,問道:“當真沒事?”

就這麼幾句話間,李太醫恢複神色,直起身說道:“回娘娘,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也就對著娘娘我才這麼說,都說秋日進補,可是娘娘這身子,隻需葷素搭配得益,便可。那些大補之物實在用不得。”

甄太妃聽了這話,也覺得有理,便說道:“你這話我聽著不錯,不像旁的人一見我身子不爽就開什麼人參鹿茸的,吃都吃膩味了。”

李太醫笑著說道:“娘娘這話我可不敢當,各人有各人的方子,雖說是同樣的病症可是對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藥方,這裏頭大有文章。”

甄太妃點了點頭,道:“你有心了,隻是這葷素搭配有什麼講究沒有?”

李太醫笑著說道:“等我回去,擬一份菜單給娘娘送來。”

甄太妃笑著點了點頭,又讓宮女送李太醫出門。

這李太醫一出門,走了一段路,見著四周沒人,便朝著一旁小路走去,繞過人多的地方,直接就去了慧太妃的常寧殿。

說起來這李太醫和慧太妃也算是熟人,兩家祖上還是親戚,這事旁人都是不知。此時這李太醫跟著宮女進了慧太妃屋子,一見麵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說道:”娘娘救我。“

慧太妃見著他這樣,當下便說道:”你可是糊塗了,好端端的怎麼跑來說這話。“

那李太醫見著慧太妃揮退宮女,隻留了一個嬤嬤,便說道:”我剛從甄太妃那出來,得知了一個掉腦袋的事。“

慧太妃看著李太醫,臉色不大好看的說道:”你有事,你找上皇,找皇後,再不濟找皇帝都是,怎麼巴巴的跑到我這來胡說。“

李太醫知道慧太妃向來不管事,隻是這事實在太大,李太醫想著靠著兩家祖上的關係,還能說個一二。當下便說道:”甄太妃有喜了。“

”什麼!“慧太妃一愣,拿在手裏的茶盞差點掉下來,索性旁邊的嬤嬤接住。

”甄太妃有喜了,這事微臣也不敢相信。“李太醫說著,偷眼看著慧太妃。

見著慧太妃臉色一喜一怒,轉而冷笑道:”她倒是福氣,年輕的時候生了個皇子,雖說沒了,可也算當過娘,哪像我這麼苦命,連個孩子都沒懷上。“慧太妃說著說著臉色陰鬱下來。

邊上的嬤嬤勸道:”娘娘,皇上自小便在您跟前長大,皇上就是您親兒子。“

慧太妃聽了這話,摸了摸肚子,嘴裏說道:”這事你跟我說是什麼意思”

李太醫見著慧太妃那樣也嚇了一跳,他沒想到慧太妃竟然這般在意這事,當下便說道:“娘娘不知,上皇早兩年前就不行了。”

哈哈哈!慧太妃聽了這話大笑兩聲,指著李太醫說道:“這事可是真的?”

李太醫抹了一把汗說道:“千真萬確,上皇每月一次的脈案都在太醫院放著,這事也就是我和胡太醫兩人經手。”

“她知道麼?”慧太妃摸著手腕上的鐲子問道。

“回娘娘,這事想必甄太妃也曉得。”李太醫想了想說道。

自從上皇退位後,這甄太妃便成了上皇身邊的第一人,原本偶爾還寵信其他的太妃,可是這幾年獨寵甄太妃,原本眾人還以為那上皇當真對甄太妃是一心一意,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個幌子,得知了這事慧太妃如何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