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省,青秀城,王府銀殿。
火明帶著山藩的大小臣工,盛裝列隊迎京師來的傳旨太監。這傳旨太監姓夏,與他同來的還有之前火明之命進京晉謁皇帝的玉虛道長一行人。
殿中早就設好了香案。夏將聖旨奉在案上,眾人對著聖旨行了三跪叩的大禮。夏方起身開聖旨宣讀,而包括火明在內的眾人仍然是跪著聽旨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夏陰柔響亮的聲音傳入眾人耳鼓。
聽著聖旨,火明的心既有擔心,又有盼。
所擔心,自己畢竟是政變殺了火青上台的。哪怕事得滴水不漏,但若要人不除非己莫為。他擔心皇上追查此事。
所盼,他雖然是事實上的山王,但畢竟還沒有從皇帝那裏得到正的冊封。他之前已經托了玉虛道長去京中為自己說話,現在玉虛道長跟著夏重新到山,估計事應該辦得差不離兒了。所以他望能從聖旨中明聽到正冊封自己的語句。
不過,他所擔心的和所盼的都沒有從聖旨中聽到。
皇上既沒有追火青死因,也沒有正冊封他。而是說了些勉勵他為國家辦事,替皇上坐鎮好部邊陲之的官麵話。另外,聖旨中還到了兩個體的務:將火青為王爺時候征繳到的賦稅刻送往京師;對山的人事排了些導,皇帝還點了兩個人的,議火明把他們排到皇帝望他們擔的職務上。
“......欽此!望旨謝恩!”夏的聖旨宣讀到了結尾時刻。
下來,火明就該以恭敬的禮節,下夏手中的聖旨,然後款待夏一行人。火明剛要起身,外麵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顯然,有一騎士正騎在馬上由遠近往銀殿而來。
“嗯?”夏皺了皺眉頭,表是不悅。
傳達聖旨這種場合,怎麼可以出現擾因素呢?這是對皇上不敬啊。火明自然道其中的關節利害,趕緊向夏道歉。
大殿外麵。騎士已經下了馬。
“我要見王爺!”騎士洪亮的聲音響起。
“王爺正率領文武官員迎聖旨,休得喧嘩!”這是門口衛兵阻攔的聲音。
“不麼事,軍大!這是老王爺在日在時就擬定的原則!你們給我讓開!”騎士堅自己的主張。
但衛兵仍舊不讓他進去。
騎士幹脆在外麵大聲呼起王爺來:“王爺!王爺!曹威見!我們的軍隊大勝,給您報捷來了!”
“咱家還以為遇到了外敵入侵,要王爺緊急處理軍務抵禦外敵呢!”夏氣得渾身哆嗦,語帶譏諷,“原來是捷報!這捷報固然是好事,但沒必要緊急傳達吧,沒必要為了傳達捷報衝撞了聖旨而對皇上大不敬吧?晚一會兒就不行麼?”
“小王從來不敢對皇上不敬,請明察!這粗鄙軍人不懂事,還請涵!”火明擦了一下額頭的汗。
“涵?咱家以為,得把這個不懂禮節的家夥抓起來,他的罪!不然,以後誰都這樣的話,皇上的威嚴何在?”夏說話之間心難平,氣呼呼地看著火明,等著他下令。
“的要抓人嗎?”火明心裏,“曹威衝撞了迎聖旨的序是不對,但因此就把他抓住罪,這也太有點小大了吧?而,曹威在前線仗,不道日迎聖旨。說起來,不也不該怪罪吧?”
火明自己沒敢作主,目四處張望。他找個穩重有經驗的人,讓這個人給他示一個穩妥的法。
他的目快落到了玄道長的臉上。
玄道長一開始是刻避開火明的目的,怎奈火明的目在他臉上怎麼也不移走。他隻好站起來:“王爺,貧道以為,曹威天的行事是唐突。讓他下去就是了,罪就免了吧。畢竟他是來送捷報的。把送捷報的人罪,不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