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自在人心(1 / 3)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陳明洛在接下來的多半年裏,依然是忙於陽朔重機改製的事情。

事關公司生死存亡大計,穆思遠在這件事情上顯得非常配合,從人力物力上都對陳明洛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有了他的明確態度,陽朔重機這邊兒自然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來,隻是公司副總秦明萌生去意,請調去了京城,到部裏麵去做了一個司長。

公司上市的事情操作起來並不算非常麻煩,雖然之間也有一些小小的障礙,但是陳明洛早先就示意過,遇到麻煩就用金錢開道,對方索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

在這個主導思想指導下,自然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陳明洛曾經答應過洪老板,要將金融和證券係統裏麵的蛀蟲幫他挖出來,這一次自然是掌握了企業上市這個灰色利益鏈條的運作方式,而且證據確鑿。

期間洪老板的秘書蘆琪秘密來過陽朔一趟兒,從陳明洛這邊兒拿到了相關的資料。

在接下來的一段兒時間內,她是有的忙了,除了要針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對比之外,還要將相關的責任人歸類出來,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向洪老板做出處理建議。

當然了,具體要怎麼樣來處理這些人,也是一個技術活兒。

洪老板自然很清楚,如果僅僅是將手上的這個案子給拋出去,就足以將很多人給鋃鐺入獄,但是這麼做的話,牽扯麵兒實在是太廣了一些,引起各方麵的反彈不說,事情也未必能夠推行下去。

盡管他已經走到了總理的位置上,可是真要論起底蘊和實力來,他這個平民階層走出來的總理,依然是無可奈何,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們。

所以,這就需要一些政治技巧了。

陳明洛也深知此事不易操作,同時他也並不希望因此自己的檢舉就立竿見影,那樣的話,自己怕是藏不住的,未免會成為眾矢之的。

國內的貪官有多少,**分子有多少,野心家有多少,這個數字怕是誰也說不清楚,隻是每個人的心裏麵都很清楚,這個數字隻會多不會少。

香港那邊兒的情況倒是好轉了許多,當初陳明洛投了不少資金抄底樓市,如今總算是看到了一些回升的勢頭,總體估計下來,當初投入的那些資金,能有百分之二百以上的回報,又為陳明洛的事業增添了一些基礎。

這百分之二百雖然聽起來不一定很驚人,但是投入的絕對數字在那裏放著,十幾億美金變成了將近五十億美金,這樣的收入,這麼短的時間,一點兒風險也沒有,賺得輕輕鬆鬆,還有誰會感到不滿意呢?

也就是國安第十七局的白胖子白局長看到陳明洛的收成之後,心裏麵感到萬分的懊悔,當初要是不套現,轉而由陳明洛繼續操作那部分資金的話,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呢?隻不過此時想起這件事情,也隻有遺憾而已,畢竟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不過白胖子在跟陳明洛私下裏交流的時候,也提醒了他一件事情,“最近不要跟那些搞進出口貿易的人走得太近。”

“哦,有什麼說法?”陳明洛有些好奇地反問道。

“市麵不太平,怕是要有行動了。”白胖子隻是這麼說了說,就不肯再多吐露什麼了。

陳明洛聽著白胖子這麼說,心裏麵卻是一動,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來,似乎南方的走私大案,此時已經引起高層的重點關注了,隻是這事兒洪老板可是沒有跟自己提過,他的秘書蘆琪也沒有透露,嘴巴還是很緊的。

事實上,自其實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物質利益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二十多年來,創收幾乎成了單位工作的首要任務,掙錢已成民眾生活的基本目的。一切朝錢看似乎成了社會各個階層不言而喻的共識。

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之下,**之風應運而生,並且愈刮愈熾,這股歪風之所以屢禁不止,與大陸經濟發展轉型期的特殊曆史背景有著極大關係。

**之風之所以橫行,當然與改革開放過程中相應配套措施發展的相對滯後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配套措施包括立法和執法係統的完善、對行政部門監督機製的建立,要使反腐肅貪確實收到成效,還需要在這些方麵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

以南方的走私大案來說,其發生時間前後長達近十年,涉案的大小貪官數以千計,然而這期間,不僅當地的媒體,甚至省裏、中央派駐的新聞機構居然也毫無動靜,著實令人難以想像的。

眾所周知,官方的新聞機構,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情報機構,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國家裏麵,記者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兼有特殊使命的,比方說搜集經濟情報和軍事情報等等。

南方的走私大案能夠拖了這麼多年沒有引起重視,跟當地的新聞機構辦事不利顯然是有很大關係的,這其中也免不了受到當地政府部門領導縱容甚至是支持的影響。

如果當初這一案件能夠及早披露,不僅國家能夠避免幾百億元的稅收損失,相信眾多的涉案官員也不至於落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大陸存在的**風氣,其產生的背景錯綜複雜,**因經濟發展而起,也隻能通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來加以製約和消除。

陳明洛想到南方的事情,又想到省內的事情,甚至是陽朔重機內部的事情,心裏麵也不由得有些惘然,不知道這樣複雜的局麵,到底能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至少是在他自己的認知當中,一直沒有得力的措施出現,可以製止或者杜絕類似的事情,各種貪腐之風愈演愈烈,官民矛盾日趨惡化,政府公信力一天天喪失殆盡。

陳明洛所要走的這條路,無非就是由企業而政界,通過將國有大企業的根基打好,培植自己的勢力,形成在各界代表人物中的合力範圍,最終來達到扭轉社會風氣,肅清吏治的目的,但是知易行難,要做到這件事情,他的心中並沒有很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