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思想家從本質上說都是教育家。可以說,魯迅一生都在進行啟蒙教育,兒童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說到五四一代,人們常常提到周作人的兒童教育思想,很少提及魯迅。其實,在當時,“周氏兄弟”在反對封建禮教對兒童一代的戕害,以及宣揚“對於一切幼者的愛”的方麵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說兩個人有所區別的話,那麼,周作人未免過多地鼓吹發展兒童的天性;而魯迅,由於對“老社會”及其意識形態的侵略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他不會把兒童的天性看成是單純的“白板”,而是惡劣的教育環境的產物,所以在他看來,兒童教育同樣存在著一個引導和改造的問題。一方麵,他不間斷地翻譯童話,把外國優秀的讀物介紹給孩子;另一方麵,在護衛孩子的同時,不放過社會上毒害兒童的觀念、思想和行為,而給予及時的打擊。早期寫的《二十四孝圖》之類自不必說,直到逝世前,他的寫作還不時地回到跟兒童相關的主題裏來。在日本入侵東三省的國難當頭的時刻,對於教育出版界向兒童推銷嶽飛、文天祥一樣的“愛國主義英雄”,他一樣持嚴正批判的態度。他說過:“仗自然是要打的,要打掉製造打仗機器的蟻塚,打掉毒害小兒的藥餌,打掉陷沒將來的陰謀:這才是人的戰士的任務。”

將魯迅的創作選編成兩個集子,是專給孩子和孩子的父母看的。文辭淺近,意涵深遠,無疑地,將使更多的讀者藉此形象的文本,深切地感知我們周圍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我以為編者的選擇,是有著“救救孩子”的意義在的。所以,當編輯邀我作序時,我立即應允下來,寫下如上文字,鄭重地向大家推薦。

啟蒙思想家從本質上說都是教育家。可以說,魯迅一生都在進行啟蒙教育,兒童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說到五四一代,人們常常提到周作人的兒童教育思想,很少提及魯迅。其實,在當時,“周氏兄弟”在反對封建禮教對兒童一代的戕害,以及宣揚“對於一切幼者的愛”的方麵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說兩個人有所區別的話,那麼,周作人未免過多地鼓吹發展兒童的天性;而魯迅,由於對“老社會”及其意識形態的侵略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他不會把兒童的天性看成是單純的“白板”,而是惡劣的教育環境的產物,所以在他看來,兒童教育同樣存在著一個引導和改造的問題。一方麵,他不間斷地翻譯童話,把外國優秀的讀物介紹給孩子;另一方麵,在護衛孩子的同時,不放過社會上毒害兒童的觀念、思想和行為,而給予及時的打擊。早期寫的《二十四孝圖》之類自不必說,直到逝世前,他的寫作還不時地回到跟兒童相關的主題裏來。在日本入侵東三省的國難當頭的時刻,對於教育出版界向兒童推銷嶽飛、文天祥一樣的“愛國主義英雄”,他一樣持嚴正批判的態度。他說過:“仗自然是要打的,要打掉製造打仗機器的蟻塚,打掉毒害小兒的藥餌,打掉陷沒將來的陰謀:這才是人的戰士的任務。”

將魯迅的創作選編成兩個集子,是專給孩子和孩子的父母看的。文辭淺近,意涵深遠,無疑地,將使更多的讀者藉此形象的文本,深切地感知我們周圍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我以為編者的選擇,是有著“救救孩子”的意義在的。所以,當編輯邀我作序時,我立即應允下來,寫下如上文字,鄭重地向大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