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王凡想起了些什麼,問向了梁明:“良民,這幾隻鸚鵡需要修舌撚舌的嗎?我聽別人說要使鳥兒更好地說出人話來,就要給它修舌撚舌的,是不是啊?”
梁明連忙阻止道:“凡子,你這鸚鵡是不需要修舌撚舌的。因為它的舌頭本來就是扁平狀而且柔軟,就像人類的舌頭一樣,根本就不用這麼的做的。”
接著,梁明又詳細地向王凡解釋著鳥類修舌撚舌的情況。原來,人們試圖給能學語的鳥類修舌撚舌,其目的就是讓鳥的舌頭能近似於人的舌頭,柔軟靈活以增強鳥類學舌的能力。所謂修舌,就是把鳥的舌尖部分剪掉,使其形成扁平狀,讓其近似於人類的舌頭,一般他們都是事先準備好經消毒的剪刀及止血藥物,將鳥的舌尖部分快速剪除,然後止血處理,並停水停食半天。
而撚舌則是撚去鳥舌上類似於硬質殼類的東西,是為了讓鳥的舌頭更加柔軟靈活,促進鳥的學語能力。人們通過將己換過食的鳥,鳥齡一個多月以後,開始第一次墊舌,用事先準備好的煙灰香灰,沾於鳥舌上用大姆指和食指輕輕揉搓,最後憑經驗和手感將鳥舌上類似硬質殼的舌套取下,然後消炎止血並停水停食半天。
因為鸚鵡的舌頭類似於人類,所以不用修也不用撚的。而至於其他的學舌鳥類,比如鷯哥等,舌頭又沒有像八哥那樣的類似硬質殼的東西,所以撚舌修舌的惡運也就降落在了八哥頭上了。
梁明他也向王凡說明了,其實就算是八哥,不用修舌撚舌照樣都能夠說人話的。隻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相對的訓練,八哥這些學舌的鳥類都能夠順利的說出人話來。而那些提倡要修舌撚舌的,不過是想精益求精,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罷了。至於普通人養這類的鳥兒,既然不用修舌撚舌都能說話的,那麼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而且修舌撚舌一個不小心的,操作上稍有些失誤,那麼那個鳥就算是費了。即使沒有當場弄死的,鳥兒的舌頭受傷了,喂食什麼的都會成問題,那個鳥兒離死也就不遠了。你想想看,就算是人類,把舌頭稍微弄傷了一些,就會連話都說不清楚的,而且不要說吃飯,喝口水都覺得疼痛,何況是鳥兒呢!所以說,如果真的要給八哥修舌撚舌的,一定要找專門的師傅來弄,不要自己輕易嚐試的,不然造成的後果可就難以挽回的了。
王凡仔細地聽著梁明的介紹,一邊聽一邊點著頭的,幸好是問了梁明的,不然自己瞎弄的話,那麼這四隻小鸚鵡不是被病死,而是被自己弄死了。
王凡提著個大鳥籠子,另一隻手裏提著一個鳥架子,準備向梁明他們告別的,因為他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下午差不多三點鍾的時間了,也該回家去了。所以王凡放下手中的鳥籠,從褲兜裏掏出兩百塊錢來,塞給梁明的,說是這些鸚鵡和樹苗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