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第二卷中,我還有一部分直麵這個時代的作品。關於農村、農民、農業,關於社會的另一些陰暗麵,關於這個民族的些許思考。有這麼一個時期,我對報告文學發生了興趣,與一位同學共同寫了幾本反映現實生活的報告文學。這裏我將本人執筆的部分節選下來,也放在“文存”中以資紀念。

這幾本書冠之以“文存”,一是說明這並非是我全部的文字。未有收入“文存”的,有我早期寫的一些詩歌,曲藝作品,還有一個反映“大革命時期”一位鄉村教師生涯的小長篇《她從魔窟來》,古籍《武經七書》和《勸忍百箴》的白話翻譯等。上述作品因為篇幅和時代痕跡等原因我未收入其中。二是本人雖已近耳順之年,但覺有生之時還會寫些文字,現在用“文存”以示此為階段性的總結。

年輕時讀蘇俄文學,印象最深者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那段話。其意是人在臨死的時候,回憶一生,不會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而懊悔。我曾將其寫在書桌前,作為座右銘。現在回顧大半生,“有為”談不上,但確實努力了。我就像家鄉大別山中那個布滿鵝卵石的小河中的流水,不舍日夜,九曲回環,終於,我終於彙入了奔騰不息的長江。有幸如斯,存此為鑒。是為跋。

周百義

2014年5月

不過,在第二卷中,我還有一部分直麵這個時代的作品。關於農村、農民、農業,關於社會的另一些陰暗麵,關於這個民族的些許思考。有這麼一個時期,我對報告文學發生了興趣,與一位同學共同寫了幾本反映現實生活的報告文學。這裏我將本人執筆的部分節選下來,也放在“文存”中以資紀念。

這幾本書冠之以“文存”,一是說明這並非是我全部的文字。未有收入“文存”的,有我早期寫的一些詩歌,曲藝作品,還有一個反映“大革命時期”一位鄉村教師生涯的小長篇《她從魔窟來》,古籍《武經七書》和《勸忍百箴》的白話翻譯等。上述作品因為篇幅和時代痕跡等原因我未收入其中。二是本人雖已近耳順之年,但覺有生之時還會寫些文字,現在用“文存”以示此為階段性的總結。

年輕時讀蘇俄文學,印象最深者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那段話。其意是人在臨死的時候,回憶一生,不會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而懊悔。我曾將其寫在書桌前,作為座右銘。現在回顧大半生,“有為”談不上,但確實努力了。我就像家鄉大別山中那個布滿鵝卵石的小河中的流水,不舍日夜,九曲回環,終於,我終於彙入了奔騰不息的長江。有幸如斯,存此為鑒。是為跋。

周百義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