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穩坐釣魚台(1 / 2)

這個反物質能量爐什麼時候能搞?

納米醫療艙在人類社會引起的巨大反響,如果再搞反物質能量爐,星海那點體量肯定兜不住。

李洛眉頭緊鎖,認真思索後麵的發展戰略。

人類社會現在的科技這幾十年都處於吃老本的狀態,沒有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問世,所以,納米醫療艙的問世,才會吸引那麼多關注的目光。

如果,能有一些強大的對手,吸引火力,那麼,星海未來開發出更多高科技,就不會這麼容易引人注目,不,應該說,更加容易被接受一些,畢竟劇烈的競爭,有助於科技發展。

李洛很快想到了一個主意,與小智商討起實現這一計劃的細節來。

時間飛逝,一晃進入9月份,開學季。

納米醫療艙項目,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期間,在榕城一家仁和醫院率先開展臨床治療實驗,近百名癌症晚期患者參加了納米醫療實驗。

成功治愈了85名患者,其它15名患者由於身體體質不行,在清除體內癌細胞之後,身體器官無法正常工作,最終宣告治愈無效,死亡。

盡管有15個病例死亡,但是,那是癌症患者本身體質的原因,早中期的癌症患者治愈成功率百分之百。

強大的治療效果,無疑證實了納米醫療艙在治療癌症方麵卓越的能力。

於是乎,無數癌症患者,患者家屬為之瘋狂,整個醫療產業隨之發生巨變。

三十幾家參與納米醫療艙項目的醫療企業,加班加點地安排生產,國家政策傾斜,鼓勵納米醫療艙產業的發展,加快其它醫療產業的改革,落後產業的清出。

總而言之,華國的醫療產業在這一兩個月內,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新建醫院的計劃取消了,醫療人員的培育,招募計劃發生了變化,醫療產業從上至下,至內而外都在改革,變化。

華國之外,向星海尋求技術合作的企業,學術拜訪的科研人員,……,星海實驗中心,成了無數醫療研究從業者的聖地,迫切地想要學習,購買納米醫療技術。

就在全世界關注納米醫療技術,關注癌症患者一次次被治愈消息的時候。

國際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發生了一件大事件。

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著名學者-瓦爾格-夫斯基教授,在自然期刊上發布了一篇學術論文,宣稱發明了一種克服等離子體不穩定性的裝置,有十足把握將可控核聚變在三年內完全實現。

此論文一出,登時引起全世界為之嘩然。

可控核聚變核能開發利用概念從上世紀誕生至今,近百年曆史,無數科學家前仆後繼,逐步攻克實現可控核聚變的難題,從一代核聚變:通過電解水(主要是氦和氖)加熱氫來產生;發展到二代核聚變,氘和氦3反應,到三代核聚變:讓氦3和氦3反應,融合後就沒有中子,……,不斷調整,改造設備。

然而,至今近百年時間過去,人類耗費無數資金,無數人力,仍舊無法實現可控核聚變能源的利用。

核聚變要在上億度高溫度發生,期間億度高溫下的核聚變反應,將產生大量不穩定的等離子體,衝擊容納可控核聚變反應爐的容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