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當時考察隊尚未裝備GPS,所以這次穿越草地未能準確勘定有關地標。現在隻能通過GOOGLE地圖作參考辨析後概略標示。

參加人員:隊長周軍,機械師楊亮,後勤張曉龍,隊員馮光瑞、孟傳淦、李力、胡旭輝、裴宏信、楊立。其中年齡最大的李力50歲,年齡最小的楊立22歲。

4月30日:成都——晴朗晨8時,考察隊從成都出發。

按預定計劃,第一天宿營地是黑水的色爾古藏寨或毛兒蓋河與黑水河交彙處的麻窩附近,整個行程約260公裏。在茂縣匆匆進過午餐後,考察隊從茂縣以北28公裏處的兩河口轉道進入黑水縣境。沿維古河(亦稱黑水河)西行30餘公裏後來到色爾古藏寨。70年前,徐向前等率紅四方麵軍總指揮部曾在此駐節,那時紅三軍團部隊翻越長阪山沿維古河南岸向下行進,紅四方麵軍部隊從下遊沿南北兩岸往上向蘆花進取,兩軍相向而進,大致就是在此間會合。

徐向前在其回憶錄中對此還有過一段饒有趣味的回憶:他與彭德懷相互聞名卻並不相識,在維古河隔河相望,因無橋無法相見晤談,於是兩人各寫一紙條裹上石塊投過河來互通名姓,之後由通信兵隔河牽起了電話線才算說上話。兩人電話約定次日在上遊一個叫“亦念”(現名紅岩)的地方會麵。然而兩天後兩人各翻越了幾道山幾道嶺趕到“亦念”時卻發現此處仍為河流所隔,且無想象中的橋梁,隻有一種叫作“溜索”的渡河工具,就是一根繩索上吊著一個背簍,人坐在背簍中利用慣性滑過河去……

如今的維古河上到處都可見橋梁,當年那種背簍加繩索的“溜索”橋已無處可尋。我們沿維古河南岸行至色爾古時就看到一橋橫跨南北,北岸那邊山坡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諸多藏式風格的房屋,這便是著名的色爾古藏寨。

色爾古加油站是我們這次穿越草地行程中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大家都把油箱塞滿並把隨身攜帶的備用油桶注滿,16時左右到達毛兒蓋河與維古河的分岔口。在分岔口我們向藏民打探去晴朗的路況,藏民告訴我們昨夜一場大雨衝垮了路基,道路非常不好走,前邊還有22公裏都是爛路,你們恐怕過不去。然而隊友們走南闖北世麵見得多,知道老百姓的話未必可信,所以還是執著地衝上了這條爛泥路……

這條道確實爛,但越野摩托跑起來一點問題也沒有,半個多小時後車隊便進了晴朗。

晴朗這地方已屬林區,也是當年紅軍籌過糧的地方。1998年停止砍伐後建有森林和動物保護站,還有客棧和飯店。客棧住一晚是一人一張“大團結”(10元),這個價格在考察隊“人均日生活開支不得超過50元”的限製之內,大家也就很欣然地湧入了這家客棧的小院……

由於當時考察隊尚未裝備GPS,所以這次穿越草地未能準確勘定有關地標。現在隻能通過GOOGLE地圖作參考辨析後概略標示。

參加人員:隊長周軍,機械師楊亮,後勤張曉龍,隊員馮光瑞、孟傳淦、李力、胡旭輝、裴宏信、楊立。其中年齡最大的李力50歲,年齡最小的楊立22歲。

4月30日:成都——晴朗晨8時,考察隊從成都出發。

按預定計劃,第一天宿營地是黑水的色爾古藏寨或毛兒蓋河與黑水河交彙處的麻窩附近,整個行程約260公裏。在茂縣匆匆進過午餐後,考察隊從茂縣以北28公裏處的兩河口轉道進入黑水縣境。沿維古河(亦稱黑水河)西行30餘公裏後來到色爾古藏寨。70年前,徐向前等率紅四方麵軍總指揮部曾在此駐節,那時紅三軍團部隊翻越長阪山沿維古河南岸向下行進,紅四方麵軍部隊從下遊沿南北兩岸往上向蘆花進取,兩軍相向而進,大致就是在此間會合。

徐向前在其回憶錄中對此還有過一段饒有趣味的回憶:他與彭德懷相互聞名卻並不相識,在維古河隔河相望,因無橋無法相見晤談,於是兩人各寫一紙條裹上石塊投過河來互通名姓,之後由通信兵隔河牽起了電話線才算說上話。兩人電話約定次日在上遊一個叫“亦念”(現名紅岩)的地方會麵。然而兩天後兩人各翻越了幾道山幾道嶺趕到“亦念”時卻發現此處仍為河流所隔,且無想象中的橋梁,隻有一種叫作“溜索”的渡河工具,就是一根繩索上吊著一個背簍,人坐在背簍中利用慣性滑過河去……

如今的維古河上到處都可見橋梁,當年那種背簍加繩索的“溜索”橋已無處可尋。我們沿維古河南岸行至色爾古時就看到一橋橫跨南北,北岸那邊山坡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諸多藏式風格的房屋,這便是著名的色爾古藏寨。

色爾古加油站是我們這次穿越草地行程中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大家都把油箱塞滿並把隨身攜帶的備用油桶注滿,16時左右到達毛兒蓋河與維古河的分岔口。在分岔口我們向藏民打探去晴朗的路況,藏民告訴我們昨夜一場大雨衝垮了路基,道路非常不好走,前邊還有22公裏都是爛路,你們恐怕過不去。然而隊友們走南闖北世麵見得多,知道老百姓的話未必可信,所以還是執著地衝上了這條爛泥路……

這條道確實爛,但越野摩托跑起來一點問題也沒有,半個多小時後車隊便進了晴朗。

晴朗這地方已屬林區,也是當年紅軍籌過糧的地方。1998年停止砍伐後建有森林和動物保護站,還有客棧和飯店。客棧住一晚是一人一張“大團結”(10元),這個價格在考察隊“人均日生活開支不得超過50元”的限製之內,大家也就很欣然地湧入了這家客棧的小院……

晴朗是進入草地前最後一個可通有線電話的地方,車隊的內務理事李力跟裴宏信通了電話:“我們明日宿營毛兒蓋索花村,你可趕過來與我們會合。”裴宏信說:“這次穿越草地我無論如何也要參加,明兒個6時半我就出發,一定趕到毛兒蓋與大家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