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創新。報告對未來中國怎樣進一步發展作出了從指導思想到戰略方針、具體舉措的詳細論述,這些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和具體方略的提出,不是靠憑空想象和建設熱情,而是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因而實際、實在,合理、可行。但務實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在尊重客觀現實、尊重科學規律的基礎上在實踐、理論和製度上有所發展創新,科學發展觀的升格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概括、五位一體總布局的形成、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和海洋強國的美好願景等,都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理論與實踐創新精神。
使命責任。作為一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執政理念的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是曆史賦予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和責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也是一個大國應該擔當的義務和責任。對此,報告通篇都有所體現,如報告所言“對黨肩負的曆史使命倍加清醒”,“完成時代賦予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黨的十八大政治報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又一次體現,它既是馬克思主義“三化”的理論成果,也是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指導。
黨的十八大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和美麗中國夢成為中華民族的宏偉願景,為此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相繼製定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曆程,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從理論到實踐在新的曆史時期的新推進,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由於十八大政治報告中和之後一些理論的創新和一些理論在提法與表述上也與之前有所不同,這使得本書一些局部地方的提法、表述和結論難免與之有所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我本著尊重曆史、實事求是的精神,除個別地方作了必要修改外,其餘未作大的變動,特此說明。
作者2014年秋於四川師大桂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