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此種種,都是人類曆史上萬善同歸的思想者。而思想者是不完美的,他們最是膽小怕事者——什麼都怕,怕失戀.怕離婚,怕丟臉,怕平庸,怕謊言,怕諛媚,隻有一樣不怕,那就是火刑,因為他們比烈火更熾熱——天上的火種,自由的燃燒體,變成了布魯諾,變成了你我他。
誌軍是個思想者,在另一篇文章裏,他又說: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裏,讓我們靜靜地思考是多麼的榮幸啊。
就讓我們安靜,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榮幸吧。
誌軍的文字就引用到這裏,我的跋文也就寫完了。
二
我選擇宋旭明給我的這本書題跋是因為他無權無勢、無名無錢。作為一個極其普通的老知青,他毫無例外地成了荒原上的狗崽子而備受折磨,他哭過,反抗過,掙紮過,肉體和精神都在跡近殘廢的狀態下度過了漫長的知青歲月。但是苦難沒有完,青春和機會一旦失去就隻有雪白的鬢發和拉茬的胡子作為滄桑的見證了。回到青島後,他一直在用個體的孤憤的生命與世抗爭又與世無爭。抗爭是為了活著,無爭是為了人一樣活著。他的要求並不高,所以他一直是一個最普通的青島人。他在碼頭當過搬運工,在海裏撈過海菜,在火車上做過小買賣,在集市中擺過小攤,後來又在遠離故土的父親的幫助下開了一家飯店,卻又不識時務,公然三番五次地拒絕公款吃喝,倒閉是必然的。
他現在無業,生存仍然是頭等大事。養家糊口的勞碌中,不時吟出幾首古風來,算是歎息後的慰藉了。
(一)
一夜春雨淨前廳,
石板青青溪水明,
岸邊柳技方吐綠,
山前桃樹又泛紅。
(二)
大漠射狼挾長弓,
中原逐鹿唱大風,
藉子當年高處望,
夢回都城歌清明。
(三)
年年清明年年雨,
清明年年難得晴,
今年再祭清明雨,
清明明年定放晴。
(四)
山水依舊廟堂荒,
細竹吟風似斷腸。
耐冬獨樹斜陽外,
不知留仙在何方。
(五)
燕雲未收稱一統,
妄見東海天平宮,
無知道人癡說夢,
後來愧對道德君。
(六)
鹿苑風光有幾許,
湖上山林畫不如,
岫雲環翠意深遠,
猶勝東籬神金菊。
(七)
秋滿珠山風光足,
車如流水人如堵,
不是勝地卻勝遊,
隻為爭看梅花鹿。
(八)
宇下笑意冬,
獨得雪中情,
百花誰為主,
惟我壓千紅。
中國人以九為極,我就不再抄錄了。他或許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詩人,但偌大的中國,新詩都沒有出路,何況舊體詩呢,誰會給他發表?自娛而已。而已而已。
再囉嗦一句,他不是官。不是款,也不是作家詩人,所以他就是我這部“民間文本”的最佳題跋人。
三
寫完這部作品我隻想沉默,因為它一如既往地體現了一個人的良知。我感到我強加給自己的責任太重大了,以致於它約束了我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本來是應該更加放浪地揮灑靈性、張揚風格的。而風格就是生命。
凡此種種,都是人類曆史上萬善同歸的思想者。而思想者是不完美的,他們最是膽小怕事者——什麼都怕,怕失戀.怕離婚,怕丟臉,怕平庸,怕謊言,怕諛媚,隻有一樣不怕,那就是火刑,因為他們比烈火更熾熱——天上的火種,自由的燃燒體,變成了布魯諾,變成了你我他。
誌軍是個思想者,在另一篇文章裏,他又說: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裏,讓我們靜靜地思考是多麼的榮幸啊。
就讓我們安靜,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榮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