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了弦、黃兩國之後,楚國便加緊建設弦、黃、息三國之地,使之成為楚國向進軍的重要軍事地。
但由於此時楚國的地盤已經東擴到了淮河中遊,那裏,有一個在春秋後無比牛逼的諸侯國不了起來,那便是吳國。
後來,弦、黃之地始終成為吳楚爭霸的軍事要地。這些,我們以後講。
在滅黃國的戰役中,楚國主力耗費了半年多時間,必須休。就在楚成王養精蓄銳間,中原又出事了。
這中原出的事,導致了中國曆史上著的一場戰役的爆發,對,楚晉城濮之戰。當然,我們講這場戰役還是有點早,不急,我們看看中原大地發生了麼事。
首是齊國。一江湖霸主、武林盟主、約老大齊桓公倒下了,他的一生得了偉大的成就,但終歸逃不過宿命的控製。公前643年10月7日,齊桓公去。
隨著齊桓公的去,大的齊國也就轟然倒下了。是的,無論是齊桓公,還是仲,還是寧戚,這些齊國曆史上響當當的大人物,一生的豐功佳績中,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失誤:沒有培養好班人。
齊國的人,貌似就在齊桓公時都出了,在齊桓公去後便沒冒出幾個樣的。沒了人的齊國,是陷入齊桓公幾個兒子的奪爭鬥,然後開始走向衰落。
齊國無力稱雄中原,於是,本來中原地帶爵高的宋國勇敢的站了起來。國君宋襄公突然覺得齊桓公去後,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起來。
是的,麵對咄咄逼人的楚國蠻,中原應該團結統一,這便需要一個領袖。齊桓公不在了,我宋茲甫仍在嘛。宋茲甫,就是宋襄公。
宋襄公瀟灑地走向了春秋江湖的中心,他認定自己有足夠的理由當這個武林盟主。是啊,老盟主齊桓公暮年,曾高度評價自己,甚至還將寶貝兒子薑昭托付給自己。
齊桓公死後,齊國大亂,是咱大宋平定了齊國之亂,扶持了薑昭成為新一齊君齊孝公。宋國是一個老牌大國,爵一是公爵。自己還在江湖上留下了與哥哥互相讓的秩事,成為談。
楚成王冷冷地看著宋襄公的表演,心中不免發笑:老宋啊老宋,你不是在作死吧,好吧,不穀就陪你玩玩。
宋襄公的表演是叫著仁義行著刀兵。公前641年,宋襄公找了滕國的晦氣,扣押了滕宣公。
然後,叫曹、邾、鄫等國來開會,結以邾國國君遲到為理由將他祭。同年秋天,宋襄公見曹是不滿,便發兵曹國。
這下大家都不服了,原來齊桓公麾下各諸侯如魯、鄭、衛等傳統中原較大國都對宋國不滿。
是啊,你宋襄公算麼東。是的,宋襄公的仁義太假了,而刀兵又不夠鋒利,稱霸江湖那隻能是小醜跳梁。
宋襄公氣急之下,幹脆主動搭上了傳統中原宿敵楚國,欲借楚國之兵威而謀春秋霸主。此時,楚國的老大正是楚成王。楚成王笑了,是的,楚國的機會來了。
他很地爽快地給了宋襄公一顆包著糖衣的炮彈,他對宋襄公說:宋公,本王支持你,你盡手去吧。
宋國是當時少有的公爵級大國,國君當然稱公。
宋襄公見楚成王居然答應幫他,非高興。於是,他是邀請楚國、齊國召開醞釀會議。在宋襄公的眼裏,眼天下,如這三國能夠達成統一意見,那一切都好辦了。
楚成王很配合宋襄公的工作,於是,三國會議達成了重要決定:召開諸侯會盟,地點就在宋國的孟地。大家約定,會議要產生新的武林盟主,重建春秋江湖新秩序,這會議要開成一團結的、和平的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