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也是趙隊長特意安排的。
回到村裏的時候,村裏也開始熱鬧了起來。
因為現在還沒天黑,所以都加入了幹活的行列裏。
玉米已經弄完收了起來。
現在剩下正在給之前已經曬幹的高粱和小米脫粒。
隻見道場上一個個男人或者婦女,手裏拿著一把高粱穗正對著麵前的木桶沿使勁的摔打。
飽滿的顆粒大部分都被摔打進桶裏,有些直接蹦出外麵來,打到人的臉上十分的疼痛。
最後還剩餘一些,實在摔不下來的高粱種子,都是癟的。
旁邊有人把鋤頭的刀口朝上。
用手按在上麵,用力一拉,種子就被刮下來。
飽滿的顆粒要拿去做種子和交公糧。
剩下的癟高粱就是留下來自己吃的口糧。
不是不想吃飽滿的種子,問題是癟的糧食,糧站不收啊。
堆放小米的道場,兩排各六個人,手裏拿著連枷在那裏反複拍打著小米穗。
你上我下,整齊劃一的動作,搭配著老鄉嘴裏著有節律的口號。
讓人看著賞心悅目。
也有的道場上有人拉著毛驢,後麵拖著一個石滾,在道場上轉圈圈。
反複的碾壓著道場上的小米穗。
反正一句話,物盡其用。
最快的將糧食入倉,隻有顆粒歸倉人們才是真的放心。
周小川感覺打連枷挺有意思的。
拿著一個連枷跟在老鄉的後麵,一起打了起來。
這不用不知道,就這一個簡單的動作,也是需要技巧的。
試了好多次,才找到感覺。
跟著後麵有節奏的拍打著。
好奇的不止他一個人。其他幾個人也同樣要試試。
不過那怪異的動作,惹得其他的老鄉在那裏笑嗬嗬的看著。
就這一個看起來極其簡單的動作,居然有一半的人學不會。隻能幹看著。
錢紅兵是老手,上手以後都不用熟練的,信手拈來。
打起來有模有樣。
女孩裏麵隻有周鳳蘭學會了,其他幾個最後還是退了下來。
玩歸玩,但是不能耽誤老鄉打糧食。
不過男人裏麵,李國盛居然也沒有學會,這真的讓人驚訝了。
隻能說肢體協調能力太差了。
最後紅著臉退下了道場,跑去和一群婦女們摔高粱的種子。
不過最後馮月還是紅著臉又跑了上來,來到周小川的身邊,“教教我唄!”
周小川見狀歎了口氣。
這丫頭有點要強啊。
不過他還是點了點頭,“你先別急著打,拿著這個掄圈。什麼時候能掄出一個圈,你再試試。”
說完比劃了一下,將連枷遞給了她。
馮月聞言輕哦一聲。
接過了連枷,便學著周小川的樣子開始掄圈。
不過怎麼樣都還是找不到感覺。最多打了一個圈便沒有動力了。
周小川見狀輕搖了搖頭,“前麵的那個前後畫橢圓。”
馮月見狀按照他的方法,試了一下。
終於完美掄了兩個整圓。
不過還沒等她高興,又是後繼無力。
周小川見狀笑了笑,“你就按照這個找找感覺。”
說完便不再管她了。
自己又重新弄了一個和幾個人配合著打了起來。
這玩意本來就簡單。
很快,馮月也就學會了。
人多熱鬧,又能幹活又能聊天。還能聽老鄉唱歌。
沒多久就到了吃飯的飯點了。
至於糧食就放在道場上不管了,反正看樣子這幾天都沒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