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的動作很快,沒一會就追了上來。
此時的玉米地裏麵十分的悶熱。
散落出來的葉子,不但阻擋了人們的視線,還有點拉身上的皮膚。
來到馮月的地方,已經有二十多個坑被刨了出來,隻見對方正在埋頭一點點的刨著坑。
動作十分的生疏。
不過其他幾個女的也好不到哪裏去。
李國盛這邊也弄到頭了,站在那裏看著陳琴琴在那裏鋤地。
看到周小川過來, 他看了一眼早就跑遠的三喜,低聲對著周小川問道:“小川,你我們的糧食定量都是固定的,工分就算是少了,也不會少了我們的糧食啊。”
“雖然多收我們能多得,但是看這樣子, 估計好不到哪裏去。”
話的時候, 指著玉米杆上比較玲瓏的玉米棒子。
周小川聞言笑了笑。
理論永遠是理論。
自己這些人能夠拿到正常產量的糧食, 是有前提的……
一個是豐產,最少平均產量能周小川他們的水平。
但是交完了公糧以後剩下的糧食,要是能達到周小川他們的水平,那這裏就不算窮了,至少不算太缺糧食了。
這裏因為降雨量比較少,所以人們能做的就是除草和施肥,來增加那微薄的產量。
完全就是靠天收。
廣種薄收,的就是北方這種降雨量少的地方。
好吧,就算是今年勉強達到了豐產。
你還得把那些倒掛戶給安排好了。
難道讓倒掛戶餓死?
所以周小川他們幾個知青想要真的拿到,甚至超過原定的定量。
難!
非常難!
除非是在南方不缺水,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地方才有可能。
但是這些地方需要他們這種知青去幹嘛?
那裏都是一些關係戶的後花園。
見周小川不話,李國盛蹲在地上拿根草杆子,在那裏挑弄著一隻蹦出來的蟋蟀。
周小川跟在後麵,往前看了一下,讓他驚訝了一下。
玉米地的腹部, 兩排玉米之間種了一些毛豆。豆莢和葉子已經開始有些枯萎泛黃。
而遠處還有一些花生。
周小川見狀,沒有明白為什麼隻種中間這一塊。
馮月幾個人的速度真的很慢, 三喜來回三趟了, 幾個女孩這一排才勉強到達豆苗的邊緣。
周鳳蘭看著眼前的豆苗,奇怪的問道:“哎,這黃豆怎麼種在這裏?”
雖然幾個人大部分都是城裏人,但是這黃豆還是認識的。
不然上的時候農村搶收不就白去了。
其他人見狀都是搖了搖頭。
身後三喜已經從新的一排玉米趕了上來。
周鳳蘭見狀,指著麵前的毛豆地問道:“三喜大哥,這裏怎麼辦?”
趙三喜聞言輕輕搖了搖頭,“這裏的不用管它。”
眾人聞言輕哦一聲。
幾人低著頭便在玉米地裏鑽來鑽去,向著臨近的一排走去。
“哎……
要吃那砂糖化成水
要吃那冰糖嘴對嘴
一道男人的歌聲從遠處的田裏傳了過來。
這是又開始唱起來了。
而且聲音的主人不大。
幾人一邊鑽著玉米地,一邊仔細聆聽著,接著又傳來了一道女子的聲音,遙相呼應。
一碗涼水一張紙
誰壞了良心誰先死
(男)半夜裏想起了幹妹妹
狼吃了哥哥不後悔
(女)天上的星星數北那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