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五章,下廠下鄉 6(1 / 2)

回到村子附近的時候雨已經完全停了下來。

河堤在村北,而眾學生住的地方也是在村裏的最北邊。

來到住的地方,便看到楊老師正站在門張望。

來到近前。

楊老師看著眾人手裏提著的一串串魚,驚訝了一下。

隨後一臉難看的對著周小川說道:“周小川,你們瞎胡鬧什麼?河裏那裏危險出了事怎麼辦?”

此時眾人都不說話。

就連周小川也沒有去辯解,對方說的也是事實。

楊老師見眾人都不說話,看著魚歎了口氣。

“行了,把魚送到村部去吧。”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轉頭對著張大壯說道:

“大壯,留一點,剩下的全都送到村部去。”

眾人聽到他說留一點,都是眼睛一亮。

一人挑一條大的留了下來。張大壯便帶著眾人將剩下的魚送到了村部。

楊老師猶豫了一下,也沒有阻止。

其他的人回到屋裏,隻見有一些水滴從房頂上低落下來。上麵蓋的被子已經有些濕了。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下了雨都忘記來看看了。沒想到會漏雨。

趕忙將濕了的被子給掛起來,要是不幹晚上隻能當墊背用了。

好在漏的不多,被子也就表麵濕了一點。

周小川發現楊老師的床底下放著一個袋子,裏麵是一些小的土豆。大概有個幾十斤。

不過對方沒有拿出來。其他人也就沒有去看了。

送魚的人回來了,帶著一些青磚和一口大鐵鍋。後麵還抬著幾百斤的糧食。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給眾人做飯用的。

“楊老師,六爺爺說跟你說過了。濕掉的糧食太多了,讓我們幫忙一起煨幹。”

楊老師聞言點了點頭。這明天要是不下雨還好點,萬一還下雨幾天麥子就出芽了。

簡易的灶台很好搭,三麵磚頭上麵放鐵鍋就行了。

楊老師讓其他人去附近找點柴火,他則是帶著幾個人弄了點稀泥,很快就將簡易的灶台砌了起來。

此時還沒有到吃飯的時間。

一群人弄了點水隨便衝了一下就當洗好澡了,隨後都圍到楊老師麵前。

鐵鍋還沒有放上去,因為泥還是稀的。

同學撿來的柴火在灶台裏燃燒著,這是要把泥先燒幹了。

周小川見火燒著了,低聲對著旁邊的張大壯交代了一下。

對方聞言便帶著學生離開了。

過了一會,隻見每個學生手上都用棍子串這一條洗幹淨的魚。

都在一臉希冀的看著楊老師。

對方見狀沒好氣的說道;“你們感覺這麼小的灶台要烤到什麼時候?而且魚烤著吃多浪費。”

眾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是啊,這得烤到什麼時候。

楊老師沒去管他們,自顧自的燒著灶台。

其他人見狀隻能將手裏的魚放下,在旁邊等了。

燒了快一個小時,眾人以為能用的時候,村裏吃飯的哨子聲響了起來。

眾人隻能依依不舍的看著那些魚去食堂吃飯。

老村長就是會過日子,就算有眾人送的幾百斤魚,也沒有亂造。

魚湯還是像清水一樣。

老村長則是在和楊老師說著話,意思就是謝謝學生送來的魚。

清水粥,清水湯,加上一些水煮野菜。

吃飯的時候,眾人都在聽到老鄉在議論著。

大姑娘小媳婦堆在一起在說著村裏的八卦。

“哎,你說園子這家夥取個媳婦都快大年了,怎麼沒動靜。”

“你問我,我哪裏知道。”

“我就說園子這時候就不該去媳婦,自己都養活不了了。”

“那怎麼辦,他家就他一個男的了。不然群嬸也不會跪著求六叔,給他找個了個逃過來的。”

“不過秀兒那丫頭瘦成那樣,不會是餓的不能生了吧。”

“誰知道呢,還真講不定。”

眾人,特別是這些學生,聽的是津津有味的。

而男人們的話題大多是在糧食上麵。

“三兒,餘糧今年不知道還要不要交。”

“都這樣了,哪裏來的餘糧?”

“說不定呢!”

“聽會計說了沒,他毛估估了一下,要是不交餘糧我們一人能分三十來斤左右呢。”

“三十斤啊。估計今年肯定不會交餘糧了。”

“很多嗎?到秋收還有三四個月。一個月七八斤。一天3兩糧食都不到。塞牙縫都不夠。”

“得了吧,你就知足吧。沒聽隊長說嗎?往北邊去,聽說那邊樹皮都讓人吃光了。”

“哎,不知道這幹旱什麼時候才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