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三月初八,我在兵部尚書張鶴鳴的陪同下,天還未亮,就來到了京營的校軍場。離校軍場還很遠,我們就聽到了將士訓練喊口號的聲音,那激蕩人心的聲音讓我都有些熱血沸騰。
當我步入校軍場的大門,仿佛是設定好了一般,一切聲音都戛然而止,大家把齊刷刷的目光都投向了我。
我微笑著向他們點頭致意:“將士們,今天就是你們遠征的時刻,你們報效大明,再立新功的時刻到了。朕在這裏預祝你們犁庭掃穴,捷報頻傳。來,將士們,和朕同飲此杯。”我接過王安遞過來的酒杯,一飲而盡。
“謝陛下。”整齊劃一的聲音在校軍場上空不斷回蕩。
我凝視著將士,用盡全身的力氣喊道:“現在,朕宣布:平叛大軍,出發!”
曹文詔翻身上馬,高呼一聲:“隨我來。”一萬名騎兵絕塵而去。這一萬名騎兵,是大明真正的精銳。其中五千名將士來自於遼東。他們都參加過那場保衛沈陽並徹底擊垮努爾哈赤的戰役。另外五千名士兵也是從全國各地精揀細選出來的。他們每個人都是名副其實的兵王。
這一萬戰馬,大部分都是從蒙古各部置換來的良馬,也是一部分來自於建奴。也可以說,這一萬匹戰馬,隨便拉出一匹,都能“日走一千,夜走八百”。
他們每人一把精鋼製作的製式大刀,一人一杆新式的火槍,每人斜挎的包中有一發特製的子彈。而且,每個遊擊以上的軍官配備了一台高信望遠鏡。這是我們大明能給予他們最好的裝備了。
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不知為什麼,我的心卻有些沉重起來。
“陛下。”洪承疇躬身行禮。
“嗯。”我點點頭,“放心,你們隻管在前方作戰,後勤保證方麵絕不會出問題。”
左光鬥在五天前就已經離開了京城,開始以商號的名義在全國各地籌集糧草。同時,沿途的各個糧倉也開始開放,由左光鬥統一調配。當然,糧倉裏是不會有多少糧食的。近幾年來,大明的戰爭還是比較頻繁的,再加上官治的腐敗,貪汙的嚴重,可以說,糧倉中的糧食,聊勝於無。
同時,左光鬥召回了遠在海外的史可法。一年來,史可法率領的海外士兵已經成熟起來,由他率領的隊伍來負責沿途糧草的保安工作。別看史可法年紀不大,但一年多的錘煉已讓他有了名將的風彩。
遠在泉州的袁可立也行動起來了。這一年來,他的兵工廠共製選了五十多尊紅衣大炮,數百艘戰船,至於槍支彈藥,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將依據戰爭的需要,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四川、貴州戰場。
“我不是擔心這個。”洪承疇說道,“我怎麼覺得我們殺雞用了牛刀。”
說完,他翻身上馬:“陛下,等著我們的好消息。”
“出發!”他大手一揮,九萬名步兵踏著整齊的步伐,跑出了京城。
這家夥,剛開始那麼嚴肅,我還以為初上戰場的他內心緊張呢?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有心情開玩笑。不過,你可別輕敵呀!我的全部家當可都在這兒呢!
送走了遠征的大軍,內心雖然仍有些惴惴不安,但已經不像以前了那麼忙碌了。一般的事情,自有內閣處理,我隻聽結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