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坐汽車,這些都是我讀書的時間。從小到大,我坐汽車沒有暈過車。在特別顛簸的路上我都可以用電腦工作,在汽車上看書、看視頻,用電腦十個小時,感覺就跟在辦公室一樣。所以,我在路上讀書、工作,絲毫不受影響。
這一輩子,我對錢的多少沒有什麼感覺。在北大的時候,一個月60塊錢,我也很開心。現在有了這麼多錢,但自己平常月消費一般也就兩三千塊錢,其中還包括買書。
我在北大當了好幾年老師,但真正體會到當老師的成就感是在教書三四年之後。當老師最有成就感的一點,就是學生特別喜歡你的課。這種成就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擁有的,而是需經過自己不斷的琢磨,每堂課都要有改進。
剛開始教課時,有的學生開小差,有的上課上到一半背著書包就跑了。最後,教室裏的人越來越少,學生們都提前走了。前兩年教課時很有挫敗感,因為怎麼教都教不會,怎麼教都覺得自己知識不夠,還會羨慕教得好的老師,但怎麼模仿都模仿不了。後來我慢慢發現,竟然有其他班的同學來聽我上課了,而這花了三年左右的時間,這是一個過程。
教學是一個理解知識以及融會貫通的過程,需要舉一反三,要有口才,還要對學生了如指掌,懂得察言觀色,這是一種綜合能力。所以我一直對大學生說,畢業以後不管在什麼地方,當個兩三年老師,對一輩子都有好處,你會變得有口才,懂得怎樣表達,還知道看麵前
這群人是不是願意聽你講。
和年輕人的勤奮不同,現在我的勤奮是另外一種方式—思考。我會經常寫一些筆記、感悟等。我現在的體會是:心在退,人在進。“心退”是讓天地更加廣闊,“身進”是因為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輕人講這些東西,因為沒有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經曆和體驗種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克隆,技術可以克隆出另一個俞敏洪出來,但那個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這個俞敏洪卻呈現出一種經曆過人生風雨後的豐碩狀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一個是空洞無物的皮囊,另一個卻是有精神支撐的靈魂存在。
我常常說,年輕人就是要去闖、去奮鬥。隻要不做壞事,隻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麼事情都能做。年輕人不能太消極,不能因為知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就放棄了對所有事物的追求,這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想對年輕人說,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艱苦。去努力吧,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為最想成為的人!
坐飛機、坐汽車,這些都是我讀書的時間。從小到大,我坐汽車沒有暈過車。在特別顛簸的路上我都可以用電腦工作,在汽車上看書、看視頻,用電腦十個小時,感覺就跟在辦公室一樣。所以,我在路上讀書、工作,絲毫不受影響。
這一輩子,我對錢的多少沒有什麼感覺。在北大的時候,一個月60塊錢,我也很開心。現在有了這麼多錢,但自己平常月消費一般也就兩三千塊錢,其中還包括買書。
我在北大當了好幾年老師,但真正體會到當老師的成就感是在教書三四年之後。當老師最有成就感的一點,就是學生特別喜歡你的課。這種成就感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擁有的,而是需經過自己不斷的琢磨,每堂課都要有改進。
剛開始教課時,有的學生開小差,有的上課上到一半背著書包就跑了。最後,教室裏的人越來越少,學生們都提前走了。前兩年教課時很有挫敗感,因為怎麼教都教不會,怎麼教都覺得自己知識不夠,還會羨慕教得好的老師,但怎麼模仿都模仿不了。後來我慢慢發現,竟然有其他班的同學來聽我上課了,而這花了三年左右的時間,這是一個過程。
教學是一個理解知識以及融會貫通的過程,需要舉一反三,要有口才,還要對學生了如指掌,懂得察言觀色,這是一種綜合能力。所以我一直對大學生說,畢業以後不管在什麼地方,當個兩三年老師,對一輩子都有好處,你會變得有口才,懂得怎樣表達,還知道看麵前
這群人是不是願意聽你講。
和年輕人的勤奮不同,現在我的勤奮是另外一種方式—思考。我會經常寫一些筆記、感悟等。我現在的體會是:心在退,人在進。“心退”是讓天地更加廣闊,“身進”是因為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輕人講這些東西,因為沒有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經曆和體驗種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克隆,技術可以克隆出另一個俞敏洪出來,但那個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這個俞敏洪卻呈現出一種經曆過人生風雨後的豐碩狀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一個是空洞無物的皮囊,另一個卻是有精神支撐的靈魂存在。
我常常說,年輕人就是要去闖、去奮鬥。隻要不做壞事,隻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麼事情都能做。年輕人不能太消極,不能因為知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就放棄了對所有事物的追求,這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想對年輕人說,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艱苦。去努力吧,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為最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