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一百六十章 賣屍人(上)(1 / 2)

全部章節 第一百六十章 賣屍人(上)

我提鼻子嗅了嗅,隻聞到一股脂粉的香氣,於是說道:“不會是這五個演員的粉塗的太多吧?”

趙羽搖頭道:“不對,不是脂粉味兒。”說著,他蹲下身去,仔細嗅了嗅,隨即說道:“是鬆香味。我之所以熟悉這個味道,是因為我老家那邊鬆樹特別多。我曾經在山間小村子裏度過了童年,對鬆樹香味記憶很深。”

他這一說,我更疑惑不解:鬆香味兒,難道這五個人去過鬆樹密集的地方?還是怎麼著?喜歡鬆香味的香料,所以集體買過?

“這說明什麼?”我疑惑道。

趙羽卻轉向吳聃,問道:“吳叔,你知道什麼毒物是帶有鬆香味的麼?”

吳聃搖頭道:“這倒是沒有。不過,有些丹藥是需要鬆香來配置的。也許這幾個人是在服用什麼藥物?”

趙羽沉思道:“這得進一步查證才有結論。”

跟趙羽忙活半晌,我突然想起這次出來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找那個鬼市的攤主,問明白女屍是從哪兒來的。

於是我決定先跟趙羽分道揚鑣,去和吳聃去那鬼市找那攤主去。

我倆先吃了飯,等到快晚上九點,鬼市真正熱鬧起來的時候,才鑽了進去,從那一個個攤位中,尋找金詩蘭所說的那個所謂的賣碗碟的攤位。

鬼市這種地方,我也隻是有耳聞,並未親眼見識過。我家鄉那邊並沒這東西,而京津這邊卻多鬼市。對於鬼市的傳說,也很紛紜。

聽吳聃講,鬼市的雛形大約形成於幾十年或者一百年前,一些從河北、鹽山、滄州等地逃荒來到天津的老鄉,逐漸聚集到了天津的西廣開一帶,白天靠撿拾破爛為生,夜晚就住在自己搭建的棚子裏過夜。有些撿來的東西一時用不了,就拿出來與別人交換,有時還能換點錢。這就有些物物交換的意思。

後來,這種買賣越來越興盛,於是來交換物品的人就開始魚龍混雜了。

比如,有些小偷把夜裏偷的東西,也拿到鬼市上賣。而由於這種交易一般都是在天不亮時就完成了,附近的人就給這塊地方起了一個名字叫鬼市,一來二去,鬼市的名字就傳開了。後來,鬼市開始在天津的各個區域都開起來。不過,近幾年,天津市新樓拔地而起,鬼市也就少了些。鬼市上什麼東西也有,琳琅滿目。不過我覺得這種混亂而缺乏有效管理的自發市場多半最後躲不過被城建局取締的命運。不過如果就這樣輕率地判鬼市死刑,相信百姓們也不答應。鬼市其實是個很有生活氣息,很親民的地方。我溜達了半晌,覺得這鬼市確實有意思,在這裏很能了解百姓的生活,又能找到沉澱著舊日光華的老物品,總比逛那千篇一律的大型超市有興味的多。我低頭看著各種攤位,有來淘小人書的學生,買老電影雜誌的文藝青年,還有一些人來買極其便宜的文藝、思想類書,老年畫、革命宣傳畫以及老工藝品。

當然,鬼市的萬般熱鬧繁華,也隻限於十二點之前。有些鬼市是開在天亮之前的。也就是說,十二點以後到淩晨天亮時分,還是有人在擺攤。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十二點以後,鬼市上人少了,別的“東西”慢慢多了。很多關於鬼市的靈異傳聞,說在十二點後,會有鬼來采買物件。雖然傳說未必是真,但是,我總覺得圍觀,是人和鬼的共同屬性。大半夜做生意,有些喜歡熱鬧的孤魂野鬼也就會遊蕩其中,走走看看。有些未必是有什麼歹意,不過是因為對人世間的流連。

我倆邊走邊聊,很快地,找到一個賣碗碟的攤位。那攤位鋪陳得還挺大,各色碗碟排在前麵,後麵是一個偌大的撐起的帳篷。一個瘦小的中年男人在攤位前吆喝:“哎哎,大爺,您先等會兒,價兒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