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
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
拔毒祛腐:用於癰疽潰後,膿出不暢,或腐肉不去,新肉難生等。常配伍煆石膏研細末外用。煆石膏與升藥的比例為9∶1者,稱九一丹,拔毒力輕;1∶1者,稱五五丹,拔毒力較強;1∶9者稱九轉丹,拔毒力最強。
【來源】
為水銀、火硝、明礬各等份混合升華而成。
【藥材性狀】
紅升為橙紅色或橙黃色塊狀物質或粉末,塊狀者厚約2毫米,一麵光滑,一麵較為粗糙,呈蜂窩狀,質重而脆,露於日光下顏色變深,以色紅、塊片不碎、有光澤者為佳。黃升為黃色或橙黃色的塊狀物或粉末,餘同紅升,以色橙黃、塊片不碎、有光澤者為佳。升藥底以淡黃色、純淨者為佳。
【藥理作用】
抑菌;促進創麵愈合等。
【附藥】
升藥底:煉製升甍後留在鍋底的殘渣,為不規則的板狀塊,多數靠鍋底的一麵平坦,上麵則呈蜂窩狀,厚0.8~1厘米,質硬而脆,氣微臭。以淡黃色、塊狀、純淨者為佳。主要用於疥癬,皮膚濕癢。研末外敷患處。
【應用指南】
1.治一切瘡癰並發爛腳惡瘡:上好升藥10克,煨石膏200克,漂淨冬丹25克,共為細末,和勻攤於患處。既生肌長肉,又不藏毒。
2.治下疳腐爛:升丹1.5克,橄欖炭1.5克,梅片0.5克。研極細末,麻油調敷或幹擦於患處。
小貼士
外用:合他藥研末,幹撒、調敷或作藥拈。注意該品有毒,腐蝕性較強,外用亦宜微量。
輕粉
【別名】
水銀粉,汞粉,峭粉,膩粉,水銀粉。
【性味歸經】
辛,寒;有毒。歸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
1.外用攻毒殺蟲,斂瘡:用於疥癬、梅毒等,多外用。
2.內服利水通便:用於水腫臌脹,二便不利者。常配伍逐水藥。
【來源】
為以水銀、膽礬、食鹽等為原料用升華法製成的氯化亞汞。天然產的汞膏(又名角汞礦)與輕粉成分、性狀均相同。
【藥材性狀】
本品為鱗片狀結晶,形似雪花,銀白色,半透明或微透明,具銀樣光澤,遇光顏色緩緩變暗。體輕,質脆,用手撚之,易碎成細粉。氣無,味淡。
【藥理作用】
抑菌;瀉下;利尿等。
【應用指南】
1.治乳腺癌:輕粉1.5克,冰片0.6克,珍珠0.15克,爐甘石、生龍骨各3克,共研細末,外敷於癌腫潰瘍麵,每日換藥1次。
2.治陰莖癌:輕粉6克,水銀3克,紅粉9克,共研細末,製為丸劑,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治食管癌:輕粉、紅娘各2克,黃連、全蠍各5克,蜈蚣1.5克,斑鶩、山豆根、木香、烏梅各10克,棗肉40克,研勻,煉蜜和為丸,丸重1.5克,每服1丸,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性味歸經】
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
拔毒祛腐:用於癰疽潰後,膿出不暢,或腐肉不去,新肉難生等。常配伍煆石膏研細末外用。煆石膏與升藥的比例為9∶1者,稱九一丹,拔毒力輕;1∶1者,稱五五丹,拔毒力較強;1∶9者稱九轉丹,拔毒力最強。
【來源】
為水銀、火硝、明礬各等份混合升華而成。
【藥材性狀】
紅升為橙紅色或橙黃色塊狀物質或粉末,塊狀者厚約2毫米,一麵光滑,一麵較為粗糙,呈蜂窩狀,質重而脆,露於日光下顏色變深,以色紅、塊片不碎、有光澤者為佳。黃升為黃色或橙黃色的塊狀物或粉末,餘同紅升,以色橙黃、塊片不碎、有光澤者為佳。升藥底以淡黃色、純淨者為佳。
【藥理作用】
抑菌;促進創麵愈合等。
【附藥】
升藥底:煉製升甍後留在鍋底的殘渣,為不規則的板狀塊,多數靠鍋底的一麵平坦,上麵則呈蜂窩狀,厚0.8~1厘米,質硬而脆,氣微臭。以淡黃色、塊狀、純淨者為佳。主要用於疥癬,皮膚濕癢。研末外敷患處。
【應用指南】
1.治一切瘡癰並發爛腳惡瘡:上好升藥10克,煨石膏200克,漂淨冬丹25克,共為細末,和勻攤於患處。既生肌長肉,又不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