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第一章 黑煞屍魁
說到盜墓尋寶,人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粽子、血屍、墓穴,然後便會想到尋龍走穴的摸金校尉,或是各種離奇而神秘的傳說。但是這些對我卻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我有個稱的上傳奇人物的舅爺爺。
我舅爺爺名叫趙未辰,個子不高,又黑又瘦的,總是穿個肥大的藍色道袍子四處遊逛,不知情的還以為他是哪個道觀裏燒火做飯的,但事實上他是個搬山道人。
盜墓主要分四大流派:以燈滅不摸金著稱的摸金派、以一枚刻有百無禁忌銅錢當護身符出名的發丘派、以鼻子能聞出墓穴在何處的卸嶺派,還有就是,可以一道黃符鎮南北,機關陣中破乾坤的搬山派。
舅爺爺就是搬山派的。
搬山一派起源於西域,平日裏一身道袍,仙風道骨的四處遊離,實際上是在各地尋找匣子的入口。
盜墓一派本身就是見不得光的散門散派,搬山這一流更是散人居多。
大家獨來獨往各玩各的,誰也不搭夥誰。一來二去,那些最早被傳的神乎其神的搬山咒語,穿牆術啥的,早就不複存在了。到我舅爺爺那裏,甚至連定身黃符都不會寫,隻剩下些機關的破解技巧和簡單的丹丸配方撐撐門麵。不過憑這些,也足夠我舅爺爺叱詫顯赫了。
東北有條有名的古玩市場,各地出土的黑貨大部分都是從這裏流出去的。我舅爺爺在這裏有十幾間鋪子,家業很是闊綽。
按理說,他搬了走墓半輩子山,有了如此家底,應該就此收山享清福了。但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越有錢,就越空虛,就越想在人生的巔峰時期在做點什麼,然後才退隱江湖,我舅爺爺也不例外。
那是民國末年的一個春天,四處風煙戰火未落,東北更是在一片烽火狼煙中殘喘生息。
在我舅爺爺不知從哪裏得到個大墓的地址,終是按耐不住幹最後一票的心勁,穿上道袍,拿著金水黃符、朱砂粉和一些必備的東西,連夜趕去了長白山。
這長白山連綿數百裏都是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越往中心走,蛇蟲鼠蟻越多,植被落葉腐爛所生成的沼氣也就越濃烈。舅爺爺掩著口鼻在林中行了一日之後,終於在一片高岡處停下。
這裏背靠青山,平翠兩旁,隱隱還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從風水學上講,這就叫藏風納水,是塊難得的寶地。能葬在這裏,定然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看來這次的收山鬥,他是賺到了。
舅爺爺一陣暗喜,舉目四望,很快發現了墓的入口。
和其他盜墓流派不同,搬山派不打盜洞,他們會找到墓的入口處大搖大擺的進墓。
入口一般都是離地麵最淺的地方,因為這裏機關最多,稍不留神,就會命喪當場。譬如摸金校尉或是發丘將軍之流,都是寧可冒著碰到粽子的危險從墓室上方打盜洞進墓,也不會從這裏入墓。但是舅爺爺不同,那些機關奇巧在他眼裏就如小兒過家家一般,他根本不放在眼裏。
他從寬大的袖口裏掏出一把朱砂在土嶴上畫了個圈,又從背袋裏掏出鐵鏟開始挖圈中的土。挖下十幾公分後,他小心翼翼的從袖口裏掏出一種黃色的液體,倒進朱砂圈中的虛土上。
一陣燒灼的聲響後,土圈裏湧出滾滾的濃煙,等到濃煙散盡,地上的朱砂土圈已經向下塌陷了兩米多深,一扇青銅墓門便露出來。
舅爺爺咧嘴一笑,小身板一佝,嗖的一下跳下土洞。也不知敲了下什麼地方,青銅門就轟隆隆的自裏麵打開。
他忙打開火折子,靈巧的鑽進銅門中。
踏進到墓室的大門,光線一下子變暗,一股腐潮的氣息撲麵而來。他忙從身後的布包裏掏出一顆藥丸服壓在舌下。然後,順著石階小心的往下走,走了大概盞茶的功夫。麵前又出現了一道石門。
石門是虛合的,他走過去,扭動了下門上的石扣,門便開了。他舉起火折子,剛準備看看周圍的情況。黑暗中突然傳來一陣古怪的聲響。舅爺爺一驚,腳步一退,正好踩到一塊凸起的石頭。
“咯…”黑暗中,似乎有陣暗風,正帶著腐蝕的味道襲來。他暗叫一聲不好,忙撲趴在地上。
“唰唰唰…”一陣疾風閃過,無數粹著藍光的牛毛針擦著他身子,噗噗噗的紮進他身後的土壁上。針尖入土三分,針微嗡嗡直顫,如此力道十足,若是紮進身上,必然變成刺蝟。
舅爺爺就地一軲嚕,人就軲轆到了四五米之外。以他的經驗,這裏是機關的死角,如果剛才是他不小心碰到了機關,這裏才是最安全的。
他的算盤還沒打完,墓頂上方哢嚓一聲異響,他借著火光一看,隻見一塊足有汽車大小的磐石正懸在他正上方。石的四角用極細的線拉著,那些線早就腐朽不堪,巨石略一晃動,細線就斷開一些,那巨石就又晃動一下,同時又拉斷了更多的線。
這要是被拍,骨頭渣子都得被砸成沫!舅爺爺心裏咯噔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