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李明博總統參加‘聖元論’的采訪。”12月8號,最新一期的“聖元論”播出,節目嘉賓正是總統李明博。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李明博笑著說道,溫文爾雅的舉止和他的行事風格截然不同。
這期節目分為兩段,前半段主要是對李明博過去經曆的一個回顧。為此,金聖元搜集了大量的資料。
李明博的經曆可謂一個傳奇。
他是“草根”出身,自幼家庭貧困,賣過火柴、壽司、蛋糕等補貼家用,還曾一度放棄高考,後來在老師的勸說下才考入半工半讀的商業高中,之後更是爭氣地考入了高麗大學商學部。
大學期間任商學部學生會會長的李明博,因為領導學生示威抗議1964年韓日間準備簽署的《韓日基本條約》而被拘捕,入獄兩年。
因為這個經曆,李明博被列入政府黑名單,難以就業,但他卻大膽地給當時總統樸正熙寫了一封信,在獲得總統助理接見時說道:“如果一個國家妨礙一個人自食其力,那麼這個人將永遠成為國家的負擔。”一句話,打動了政府,不再阻撓其工作。
曆經周折,李明博進入了韓國財閥現代集團旗下的“現代建設”工作。當時的“現代建設”隻是一個中小企業,但這卻是李明博踏入“龍門”之始,締造了一個韓國“工薪族的神話”。
在尊卑意識極度強烈的韓國,而且還是那個年代,李明博29歲便出任董事,36歲成為現代建設公司的執行總裁,47歲登上董事長的大座,簡直令人不敢置信。
李明博總體效力了現代建設達27年,其間公司員工數目,由1965年時僅90名員工,增加到1992年時的16萬名。輝煌的經曆,使得李明博成為了韓國企業界的一個傳奇,他的大部分資產也是在這個時期積累下。
之後李明博開始涉足政壇,在2002年當選第32任首爾市長後,李明博將他“推土機”的綽號代入政壇,曆任4年期間,做出了曆屆市長都無法相比的大型工程。
李明博任內最重要的政績就是清溪川複原工程。早在競選市長時,李明博就提出了這個計劃,但當時人們都說他瘋了,認為此工程不但耗費,且會困難重重。當地商戶也認為工程將使他們迫遷,而紛紛反對。為此李明博曾向公眾遊說4000多次,使他們相信此工程之價值。僅僅兩年零三個月,李明博就將將5.84公裏的清溪川泉水歸還給市民。
有40萬株綠樹和100多種動物,規模可與紐約中央公園和倫敦海德公園相比的漢城森林公園,就是在李明博一手推動,建成僅一年便正式開放;如今廣受好評的公交專用車道、換乘係統,也是李明博在媒體反對、負責改革的官員也動搖的情況下,力主完成;“漢城”改為“首爾”也是在其任內執行……
可以說,李明博徹底改變了首爾,是他一手把首爾打造成了一個具備時代感的國際大都市。
李明博的傳奇經曆,由他親口講出,比網絡上以訛傳訛的信息要真實許多,也讓觀眾見識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李明博。
此次“聖元論”,可以說是李明博和金聖元的雙贏。李明博借此挽回一些自己在民眾間的形象,而金聖元則趁勢擴大節目的影響力。
節目的前半段全部都是對李明博經曆的總結。但是,如果僅僅如此,怕是絕大多數觀眾都不會滿意,“聖元論”在觀眾眼中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
節目下半段,才是真正的精華所在。雖然因為節目的原因,僅僅涉及到了經濟方麵的談話,但金聖元對此類談話早已駕輕就熟,加上本身的經曆,有著“真功夫”在身,談話自然不會是那種空洞乏味的教科書對話。
而李明博本身便是經濟學出身,被稱為“CEO總統”,對於金聖元毫不客氣地入木三分的提問,沒有絲毫失態,言語間進退有度,彰顯大家風範。
李明博對於金聖元的精準眼光非常驚詫。他特意查閱過金聖元的資料,經曆雖然沒有自己坎坷、波瀾壯闊,但卻同樣是一個小小的傳奇。
以往金聖元在娛樂圈就被稱為“天賜的雙眼”,但沒想到他在經濟界的眼光也是如此精準。
對於金聖元在經濟危機中的所作所為,因為各方麵的原因,李明博並沒有追究。嚴格說起來,他並沒有太過明顯的違法、犯法的行為。資產流失乃是必然,便宜他也不錯,至少是留在了國內。
兩人在經濟方麵的談話,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並不是他們刻意如此,而是許多問題必須要用這些名詞才能表述清楚。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在高深處都聽得一知半解,但他們反倒因此更加認真,這種機會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