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遲遲不動,那人也是有些不耐煩起來,又道:“孫將軍,再不接旨,可別怪聖上當場將你給處死了,陛下也知你重情重義,放心,若是將您當場處死,你身後那孫家軍,也會下去陪你,還有你京城孫氏一族,也得掉腦袋,你如今所做之舉,必須給聖上一個交代,給文武百官一個交代,給大堯國一個交代。”
緊緊握著拳頭,孫言顫顫跪地,還是接下了聖旨,咬牙沉聲道:“臣……接旨!”
............
五莊觀裏,那鎮元子此時正與唐僧在那桌前飲茶促膝長談。
桌前,鎮元子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淡聲道:“唐玄奘,你小時候,可是有一師傅?”
唐僧微微一愣,點了點頭,但又搖了搖頭道:“大仙,準確來說,是有兩位師傅,一是在金山寺時的法明師傅,可惜他年事已高,還是圓寂了,而那第二位師傅,貧僧與之在人間遊曆不久以後,也不知是去了何處,隻留下了一本書,便是不見了。”
“哦?書?那本書,可是名為道德經?”鎮元子又追問道。
唐僧也奇了怪了,為何這人會知道的如此清楚,對於這事,他可從未向誰說過。
畢竟那胖師父也明言說,無論對誰,都不得談及他的存在,因此他也記在了心裏,就從未與誰說過。
沉默了片刻,想到出家人不得說妄語,他也隻得點點頭道:“的確是留下了一本叫做道德經的經書,隻不過此書太過深奧,如此貧僧也難以參透其中一字。”
搖頭歎息,鎮元子道:“若是他,或許能夠參透,至於你,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畢竟念經與念佛,全然是兩回事呐!”
聽著鎮元子如此貶低自己,唐僧也不想與他在這多做糾纏,便是轉移話題道:“大仙,您可與貧僧說說,那人參果樹,是何存在嗎?就吃一顆,就能長生不死,而又形如嬰童,這是為何?”
鎮元子似笑非笑看了唐僧一眼,撫著長須道:“人參果樹,乃是那天地靈根,其本名其實為人生輪回樹,原本是與一人生潭共生的,可不知為何,人生樹與人生潭,卻是分一為二,成為了兩種人生,說是長生不死,唯有體驗過了百態人生,才是不死,至於為何會形如嬰兒,這或許是嬰兒才是最為純淨的存在罷!有悲有喜,不惡不善,不染世俗,如此靈性的存在,所以人生果才會長成這般了。”
“那這人生樹,可還有救?”唐僧又追問道。
畢竟對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還是這人參果樹到底能不能夠救活。
若是不能,很顯然無論是那猴子,還是這豬八戒又亦或是這沙悟淨都是不能從此人手裏逃脫。
如今一切隻能寄托在那不知去了何處搬救兵的猴子身上了。
鎮元子沉吟片刻,點頭道:“自然是能救,但卻是極為困難,這至少得需要一碗人生液罷!一滴是一世,若是一碗,就算是聖人,怕也是會沉淪在那無休止的輪回之中。”
唐僧雖聽不懂鎮元子這話之意,但也是明白,那猴子此番前去尋救樹之法,或許並不是這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