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多餘的孩子,一個不愛說話的孩子(1 / 3)

我有奶奶,父母,大哥,小哥,大姐已經出嫁,還有一個小姐,在這樣的排位中,我自然是個多餘的孩子,這是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最小有他的優勢,那就是什麼農活都不需要去做,因為哥哥姐姐都幫我做掉了,留給我的童年就是頑皮。而最小的也有他不好的地方,就是什麼事都輪不到我,比如說穿衣戴帽,還有走親訪友,我永遠是個跟班,沒有我出頭的份。這就形成了我後來好出風頭的毛病,什麼事都想把它做好,甚至做成一流,這樣就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壓力,我一生最拒怕失敗,但到頭來,失敗卻永遠陪伴我左右。

奶奶在我的記憶裏,永遠是那麼慈祥可愛。奶奶個子不高,一條腿在躲避戰亂時,被什麼人弄斷了,那時的醫療水平不高,我也不知道奶奶的腿是什麼時候斷的,總之,從我有記憶起,奶奶就是個柱著拐杖行走的老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一個農業大生產的年代,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是每個農村裏人的唯一“正事”,所以我們家裏的人除了奶奶和我外,都得到田裏去幹活,這樣我大部分的時間就與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對我很寬容,很放縱,很隨意,她讓我有了更多的玩耍時間和自由空間。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愛玩,不,應該叫偷玩,一有機會我就偷偷地出去玩,在不大的肇倩圩裏幾乎都留下了我幼小的腳印。多少次幹了壞事,不敢回家,是奶奶一人到外去尋找,多少次我在草叢中和奶奶捉迷藏,奶奶總是在遠處高喊,“小華、小華,回家、回家”,我總是和奶奶一起很晚才回家,這樣當我回家時,父母的氣也消了,我就會躲過父母的痛罵,這是我總結出來的規律,如果早回家一定會被罵,甚至還要挨打,晚了大人們就不會再計較小孩的錯了。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重複昨天的錯誤,一次次地在奶奶的嗬護下得以進入夢鄉。童年就是這麼有趣,即使是天大的事,一覺醒來,就什麼事也沒有了。

大哥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由於家庭的重擔,十四歲的大哥就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過早地為家庭和父親承擔養家活口的責任。父親是個小知識分子,體力又單薄,靠勞動力爭工分才能維持生存的年代,再加上又是富農的成分,這樣一來,隻有讓大哥作為勞力來掙工分了。有了工分才能吃得飽一點,而這種飽隻能是半飽狀態。至今,大哥為了我們還過著一人單身的生活,因為一個家庭,特別是在農村困難的家庭,老大總是作出犧牲,為了弟弟、妹妹過得好一些,無條件地承擔起了打工、幹活掙錢的任務,為弟妹的將來幸福提供保障。我的大哥也是這樣一個人,他沒有私心,從來沒有自我,心甘情願地過著單身快樂的生活。每當回家看到大哥過著這種自由快樂的單身生活時,使我想起這種單身快樂的無奈,內心中充滿的是一種感激和不安。生活富裕起來了的今天,不能給大哥一個家,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

我有奶奶,父母,大哥,小哥,大姐已經出嫁,還有一個小姐,在這樣的排位中,我自然是個多餘的孩子,這是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最小有他的優勢,那就是什麼農活都不需要去做,因為哥哥姐姐都幫我做掉了,留給我的童年就是頑皮。而最小的也有他不好的地方,就是什麼事都輪不到我,比如說穿衣戴帽,還有走親訪友,我永遠是個跟班,沒有我出頭的份。這就形成了我後來好出風頭的毛病,什麼事都想把它做好,甚至做成一流,這樣就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壓力,我一生最拒怕失敗,但到頭來,失敗卻永遠陪伴我左右。

奶奶在我的記憶裏,永遠是那麼慈祥可愛。奶奶個子不高,一條腿在躲避戰亂時,被什麼人弄斷了,那時的醫療水平不高,我也不知道奶奶的腿是什麼時候斷的,總之,從我有記憶起,奶奶就是個柱著拐杖行走的老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一個農業大生產的年代,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是每個農村裏人的唯一“正事”,所以我們家裏的人除了奶奶和我外,都得到田裏去幹活,這樣我大部分的時間就與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對我很寬容,很放縱,很隨意,她讓我有了更多的玩耍時間和自由空間。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愛玩,不,應該叫偷玩,一有機會我就偷偷地出去玩,在不大的肇倩圩裏幾乎都留下了我幼小的腳印。多少次幹了壞事,不敢回家,是奶奶一人到外去尋找,多少次我在草叢中和奶奶捉迷藏,奶奶總是在遠處高喊,“小華、小華,回家、回家”,我總是和奶奶一起很晚才回家,這樣當我回家時,父母的氣也消了,我就會躲過父母的痛罵,這是我總結出來的規律,如果早回家一定會被罵,甚至還要挨打,晚了大人們就不會再計較小孩的錯了。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重複昨天的錯誤,一次次地在奶奶的嗬護下得以進入夢鄉。童年就是這麼有趣,即使是天大的事,一覺醒來,就什麼事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