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才是真的放過
在家時和妹妹一起去逛街,城市小就最容易遇到熟人,我離開的久,基本上沒什麼熟人了,而妹妹到是三步一個招呼的。在一間時裝店中,店主又是認識妹妹的人,見到我們進去,寒暄了幾句後,就問妹妹說你媽死了?本來還高高興興的妹妹馬上就不高興了,一會就接著我走了。當時我還在納悶,好好的怎麼就晴轉陰了?
出門後,妹妹說最不喜歡別人總是一付好奇的樣子,問你媽死了?是怎麼死的?然後再打幾句哈哈,根本看不出是真的關心這個人。還說,老喜歡打聽的這些人基本也和母親認識,如果真的是關心,當初生病時又不見說多句關心的話,現在人死了就八卦。一向性格溫柔隨和的妹妹這麼大的反應到沒想到,那些人我不認識,說什麼都不會理,也就不在意。
母親過身時間還不長,有關她的一切仍然還是我們心上的痛,聽妹妹說過後,也理解了她的這種不高興。人走了我們沒辦法,這種傷痛也不是一天二天就會過去的,被人問一次,就得翻一次傷痛的記憶。如果出於禮貌,對過問者一一去訴說那些記憶,聽的人不過聽完就完,而說的人卻留下的是不愉快的感覺。這頭你好奇地問,將回憶勾起,轉頭你又再說這衣服漂亮,那衣服美麗的。也許還有一點是,過問者完全讓人感覺不出其真誠的意思,如同常規的招呼“你吃了嗎?”一樣,最無心的一問。
這又讓我想到了些別的,任何人都有些事是不想被人過問的,不想去作任何解釋。誰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些不痛快,有的不痛快是完全肯定地不樂意去再翻看一遍的。也知,這也怪不了人,人生在世總是和無數的人在打交道,禮貌是一回事,八卦又是另一回事。曾經有個女友,和同公司的一男孩有了戀情,後來不知為什麼事分手了,看得出來女孩很難過,肯定受了不小的打擊。兩人因同在一個單位,戀情又是眾所周知的,開心時大家一起分享,誰知會情變呢?
不能說為了一段逝去的戀情就連工作都不要了。在之後的日子裏,總會有人問她和那男孩如何了?或者知道點什麼關於那男孩的事,第一時間就去講過她聽,以為她會關心也在意。看到他們同處在一個位置,下下意識的也會去留意他們的表情和反應,似乎想看出點什麼來可以做茶餘飯後的談話題材。而且許多過問都非常善意的樣子,你現在還一個人?找到了沒有?跟他還有聯係嗎?等等。
看得出她很苦惱,身邊的人不管是為了什麼過問於她,再不高興也無法翻臉。當然肯定又會有人說,就平常心了,或者走自己的路讓人去說吧之類。沒用的,情緒被那一刻點燃,不是說幾句空洞的大道理就完了的。後來,那個男孩先一步有了女朋友,她不時還會被如此這般的被關心一下。她說真是受不了,真是想不幹了的心都有,為什麼總會有人如此關心好奇這些?
沒人答得出來為什麼總會有人專挑別人痛的地方去戳?時間當然是一切傷痛最好的藥,任何事隨著時間過去都是會過去。隻是在還沒有過去的時候,問,不代表著關心,不問才是真的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