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娛樂很少,除了看電影外,好像也沒什麼特別了。但那時在學生中很流行吉它,尤其是男同學,幾乎每個宿舍裏都有吉它。有了集體活動,吉它一定是最少不了的,彈得一手好吉它的同學,在我們眼裏是非常有魅力的。不僅如此,感覺抱著一把吉它,坐在同學圍成的圈子裏,輕輕地彈奏著,樂曲從指縫裏流淌出來,整個人也如被鍍上了一層光彩一樣。雖然那時的我們都非常之窮,沒誰有好衣服,穿著上人人差不多,可因這一點的動人,也馬上感覺出這人散發出的魅力。
說來也奇怪,彈得好的人都是男同學,印象中沒有哪個女同學能彈奏出好的吉它曲。盡管如此,可以擁有一把吉它還是許多人的夢想,自己也日思夜想如何才買得起一把?怎麼算也不可能,一把吉它的價錢在我們眼裏簡直是巨款。自己買不起,就找有的同學借,借了跟會的同學學習。可惜自己音樂天賦有限,學習了好長時間也隻會彈一首《致愛麗絲》。付出的代價則是十個手指上都上了老繭,拿筆寫字時還時時會疼。
那時的年紀正是青春時期,許多吉它曲目都是愛情曲,而那個年紀的愛情又最受瓊瑤故事的影響。就覺得吉它和吉它彈奏的所有,都是愛情,是愛情的甜蜜、傷感、憂鬱、惆悵。當與心儀的人有某種突然的默契,一個眼神、一句有暗示的話語,一份感覺到的關注,聽什麼曲目,都似那麼歡快,那麼動情。仿佛周遭的一切也跟著美麗了起來,心情和盛開的花朵一樣,掩都掩飾不了的喜悅。如果有了誤會,或者對方有了疏忽,又或者欲愛不得,就天地盡是憂鬱的色彩了。有機會聽到,或自己彈奏,就全變成憂傷的惆悵,哪怕是歡快的曲目,也能聽出憂鬱。心情鬱鬱地,都能擰出水來。更何況為賦新詞強說愁了?到了現在,依然懷念那個歲月的愛情。因為朦朧、害羞,將捅破紙前那一段曖昧時光拉長許多,連追求都是不是明目張膽的。暗示、借機親近,讓那段時間中充分體會了患得患失,欲說又不敢,心如鹿撞,等等感覺。
吉它可以說伴隨自己那幾年的戀愛歲月,男友就彈得一手好吉它,多少次默默地聽他彈奏。那份溫馨、甜蜜,如今想起來,是在之後的日子裏,沒有再重現過的感覺。或許是那時年輕,也或許是那時單純,僅為愛而愛,愛上的是愛情。當《愛的羅曼斯》這曲在耳響起那一刻,腦裏出現的就是曾經兩個窮不拉幾,什麼也沒有的窮學生,坐在草地上,他一首首的彈奏,她則靜靜地聽。空氣中全是愛的味道,陽光、青草嗅起來也帶有甜味的日子。
而最難忘的則是另外一個男同學,一直追求自己,因不喜歡也一直拒絕的。在畢業的時候,將行李已經打好包準備隨時走人,天天心情都處於一份傷感中。有一天他抱著一把吉它來到我們已經半空,非常狼籍的宿舍,什麼也沒說,坐到我身邊,直接就彈起來了。當時他彈的是《無忘我》這首歌,彈完之後,他什麼也沒說,站起來就走了。那是一首非常熟悉的歌,等他走後,眼淚才嘩地下來了。之後幾年裏都不敢聽此歌,辜負一個一直說愛我的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好多好多年過去了,青春淡出了我們、吉它也早淡出我們,如今流行經典的樂曲也越來越多,更換的頻率也在加快。仿佛一切都早已遠去,再見他們,大家都麵目已非,往事或許在我們的心裏,或許早已散在了無邊無際的風裏。隻是,在多年後的今天,一碟吉它專集,硬將自己帶回,想起了許多久遠的歲月,噓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