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探戈 12 .從一而終的可行性(1 / 2)

第二篇探戈 12 .從一而終的可行性

前段時間網上在傳章子怡與富豪男友分手的事,一個朋友當新聞說給我聽,口氣一副鄙視的味道,仿佛章就是一水性楊花的女人。這朋友的態度不奇怪,對於明星們的情事,津津樂道的人非常多,分手了,婚變了,緋聞了,都像興奮劑一樣讓不少人興奮。我不知道關心明星情事的人是什麼心態,一方麵希望這些人是樣板,愛情忠貞的表率,他們應該從一而終實現對愛情的期望。一方麵又特喜歡看到這些人情變的消息,就算沒有,也會有人無中生有搞出一些來。估計看的人也很矛盾吧?道德上要求這些人是愛情模板的表率,可看到情變了又挺幸災樂禍的,嘲諷、鄙視等齊下,看笑話看熱鬧。也許這些人名利雙收的厲害,讓人羨慕眼紅,情變了,多少讓人覺得是被拋棄了,大有一副你擁有這麼多名利,也有今天啊的心理。

那朋友報道完章分手的新聞後,問過他,你的情路上有沒有從一而終?有沒有換過人?為何章換人你鄙視?你自己換人就是合理的呢?他想了想說,也是,男女分分合合再正常不過了,幹嘛對章的事偏另眼看待呢?是有點滑稽。早就有人說過,誰和初戀結婚並一直相愛到白頭到老,如一個人堅持一條路步行穿越地球,路上有各種交通工具的誘惑,甚至還有是免費的。而能堅持如一,不動搖,不改初衷,不走捷徑,不抄小路。當然,還有不怕風雨雷電,頂住一切鳥語花香的引誘,心意都不曾改變。試問,有幾個人做到?

我們的父輩那層人,大都做到了從一而終,但,這也不意味著他們相愛了一輩子。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不同,那時如果有婚外戀、情人、第三者、離婚等非配偶的男女關係,付出的代價是不可估計的,同時雙方又是經濟共同體,缺一都難維係正常生活。哪怕是夫妻分居兩地幾十年,相見不容易,對身心是相當大壓抑和摧殘,也沒多少人敢試越雷池半步。當然,也有真正相愛相知一生的人,而更多的則是受影響,將可能或已經產生的欲望全部消滅,付不越太大代價的恐懼,恐怕不少人連動一動心思的可能都沒有。這樣的始終如一,我不覺得有多少值得讚美的。

除了那段特殊的年代,再往前的曆史就更不用說了,那是允許三妻四妾和紅燈區存在的。轉眼到了現在的時代,戀、情、性、男女關係這些詞和事已經變得和吃飯一樣簡單習慣,甚至說找處女得上初中去找了。而多角戀、頻繁換人、離婚結婚的,還有誰會多給點關注呢?又有多大的道德約束力量呢?出軌又需付出多大的前途、事業成本呢?試過有一次跟一幫朋友吃飯,在座的男人帶的沒一個是老婆。問幹嘛不帶老婆呢?有男人說瘋了,誰出來玩帶老婆的?沒人情願自己出席,總帶上老婆的會被人笑話。

有人說這是男人動物性的本性,雄性動物的本能就是喜歡數量,除了遺傳繁殖的因素,還有就是地位、權勢、能耐的體現。縱觀從古至今的男女情感故事,從一而終的最感人,而真實的曆史人物身上,又絕大多數都存在不隻一個戀人。從一而終的那些故事都虛擬的人物,一句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就算交待了。

所以說,從一而終的可行性是非常之低的,何況是否合得來,是否有現實的問題等等,相愛之後常會出現。當初愛上了,之後充滿了變數,變心,許多時候沒對錯之分,不相愛了還強行捆在一起更痛苦。分手有什麼稀奇,每天都在發生,換個角度看,同樣也每天有無數人開始相愛,那也是美好的事啊。隻要愛上了就用心去愛,享受愛情的樂趣。別吃著碗裏的還霸著鍋裏的,一隻腳不知踏著幾條船,把愛情當成了搞男女關係來處理。真的愛過,結局就算分手了又如何?好在情感是非常私人的事,自己認為值,就一切都值了。到是那些,自己幹什麼都是正常合理的,對他人則用上絕對的標準,指手劃腳得過癮的人,更讓人惡心。

從一而終,你做到了,那是你的福氣,你做不到也是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