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獨自跳舞 7.關於同情這個東西(1 / 2)

第一篇獨自跳舞 7.關於同情這個東西

有時我覺得自己挺涼薄的,聽到什麼悲慘痛苦的故事時,並不會有太多的同情。身邊的人跟我講的那些情感失敗、人生失敗的事。當聽這些故事時,常常心裏想的是該怎麼處理,用一種什麼方式將事情挽回或將傷害降到最低,能幫得上忙盡量幫,幫不上忙不會一味的總同情。如果有人長久地陷入一種情緒悲哀中,沒完沒了的訴說訴說受到的傷害或挫折,反正會起厭煩之心。傾訴是人的情緒需要,反複就同一件事傾訴就過了。曾有一個女孩剛認識沒多久時,就聽她講失戀的痛苦,開始還願意聽,也會說說自己的意見。沒想到後每次說話都是差不多的受到男人的傷害,然後延伸到對愛情的不信任,男人全沒一個好東西,對生活的失望,對未來的失望。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她根本不入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裏,隻需要別人的同情和附和。

有的人是很奇怪,在一次又一次別人的同情中獲取營養,同情或許也是一種自我尋求支持的精神安慰吧。我失戀,我痛苦,我傷心,是啊,是啊,這麼好的女孩居然還有男人會傷,真是瞎了眼。沒錯,男人就是沒一個好東西,欺騙了你的感情,欺騙了善良的你,真為你不值啊。需要這些話嗎?每天送上一車這樣的話,於你已成的事實有何幫助?哪個變心走掉的男人就會回頭?

人生失敗,摔得很慘,除了自己爬起來拍拍灰再過來,別無他法。也許有人不信,這世上落井下石、幸災樂禍、袖手旁觀的人,遠遠多於雪中送炭的人。遇到痛事,覺得隻有兩種方式解決,其他的都是無用的。要麼靠自己強忍過去,痛已經痛了,四周訴說隻是片刻的麻醉,麻醉過後依然會痛。不如忍住,靠自己的意誌力抗過去,何況不斷的訴說時,又將過程翻出來過一遍,不是白白又受一次罪?當然有自虐傾向的不同,痛才是快感,那沒話說。要麼找止痛藥,情緒痛楚其實還是有許多止痛藥的,出門旅行、投入某一種讓自己時間沒有空暇的事,承擔起某個責任等等,讓別的無關的事大量占據時間和精力。等再回頭看時,原來真的早已時過境遷,心情已經是另一個天地了。

這不需要什麼才能都可以做到,其實稍微有點經曆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的出現和情緒的受創,最終幫到自己的一定是自己。關鍵隻在於自己願不願意而已,總是將一層愁雲慘霧裹籠罩在自己身上,等待著四周的人的憐憫、同情,用這種方式將身邊的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貌似顯得重要了,被注意關懷了。然而,這世上最無情的就是觀眾,事不關已看他人的故事的人全是觀眾,故事好看曲折的多看一會,又新鮮的故事出現,很快就會將舊故事拋在腦後,追捧新故事去了。

既然如此,得不到任何實際止痛,又何苦成全他人看故事的無關痛癢的樣?這麼說也歸於自己經曆中得出來的經驗吧?這麼些年也遇到許多自覺很失敗很焦頭爛額的事,發現最終必須去麵對和解決的,除了自己還是自己。與他人訴說,一次二次是傾訴,沒完了就是增加別人的負擔了。別人沒一起經曆,沒法感同身受,代入不了情緒,回應的很簡單,敷衍,不如咬咬牙麵對。如果是自己有困難需要幫助,他人也隻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地步,再不停地去說,也許隻為情緒的發泄,但無形中則給別人施加壓力了。

.關於叢林法則的理解

陪父親看了一會電視,電視台裏播放了的是康寧醫院接受心理谘詢的人多了起來。說的是金融危機之下,失業增加、生意難做,心理疾病的人也增加,有自殺傾向的人也在增加。報道說在某廠區做問卷調查,近五成的人生存壓力大,有心理疾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準確,又不是不是現在金融危機的影響才明顯增加,印象中,生存壓力一直都存在,或許現在增強了。

很多時候在說到就業難,生意難做,苦苦掙紮的話題的時候,總是會有人說叢林法則。一句叢林法則就將所有問題給解釋過去了,也把所有的規則、努力、辛苦都掩飾了過去。叢林法則是什麼?是弱肉強食,是食物鏈的天然規則,一環扣一環,食草動物就總是受製於食肉動物,誰也改變不了。食草動物因其天生的條件,處於弱肉被食之鏈,就靠大量繁殖來保持它們的繁衍延續。叢林裏都是自然生長的生物,沒有誰能為它們訂下一個規則讓它們遵守,叢林法則就是它們維持生態平衡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