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知道那個孩子的名字,他的父親是個熱愛寫詩的人。溫和、安靜。在我們聚會的人群中,他年紀較長。他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將自己孩子的缺陷展示出來。這讓我們有些猝不及防。他的個人史通過他的孩子的補充,顯得更加完整,有殘缺的遺憾,又有溫潤的暖意。
晚飯後,要去唱歌。這是在飯桌上便議論了的話題,仿佛是為了佐味。其間,我還領略了海南稀飯的含義。一個網絡名字怪異的當地女孩教我說海南話:加呆乖。我學會了,雖然發音時稍稍覺得生疏,但依舊覺得好玩,不停地向著被夜色吞沒的人說:加呆乖。
這句話是吃完飯以後說的,意思是“吃西瓜”。
我常常驚奇於話語的變化,它模仿萬物自然的生長,一株樹上所結的果實,因為陽光所生長的枝條的不同,而發生形狀及味道上的變化。方言也和地域以及所食用的食物相關。
在夜晚,我聽著他們時不時地用海南話說一些我朦朧中仿佛也聽得懂的事情,突然有種難以言說的寂寞。
我又大聲地向著他們說了一聲“加呆乖”,他們正在說的話被打斷,他們被我聲音裏摻雜的某種曲折的東西逗笑。在此之前,我從未想到,一個字的讀音,也含有抵達的意思。
之二
小縣城的夜晚是悠閑的,有些像油畫,氣息模糊。道路也多是窄細的,走在上麵,總感覺有一股歡喜在內心裏醞釀著,卻始終不能順暢地掏出來。差不多,這種歡喜像回到故鄉一般,雖然很親昵那素樸的自然風物,卻時時又飄浮起一種沒有來由的驕傲,仿佛緣於自己已經有了飛翔的現實,而忘記過去窘迫的年月一般。
小縣城的夜,和一個女孩的少女時代相仿佛,那街上匆匆掠過的女人,總有股說不出的曖昧和羞澀。
我們吃完酒,便去唱歌。唱歌,這是個和表達相關的詞語。唱歌,仿佛是一種自我介紹。是氣息,也是內心的流露。有時候,一首樂曲幾乎能把一個人擊倒,那些和我們自身流向相同的曲子,是食物,是油彩濃鬱的油畫,是柔軟適度的服飾,是氣息暖熱的呼吸,是一切可以觸摸的柔情蜜意。而我卻不大會唱。
不大會唱,卻依舊喜歡聽,我喜歡唱歌的人,覺得他們在聲音裏發現了自己,他們是有自我的人,而我們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在物質及細小的利益裏,輕易地就把自己丟失了。
活著,如果丟失了自己,那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我一直珍惜自己的存在,將自己分成不同的文字,存放在時間的櫃子裏。我寫長短不一的文字,不過是要刻畫自己的模樣。我想將自己存在過的證據都梳理起來。
唱歌的地方不遠,名字十分豔俗:天上人間。這大概緣於對京城頂級會所的模仿。這是一種詞語的陋習,若不是幽默,便是內心的盲目隨從。
我一直不知道那個孩子的名字,他的父親是個熱愛寫詩的人。溫和、安靜。在我們聚會的人群中,他年紀較長。他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將自己孩子的缺陷展示出來。這讓我們有些猝不及防。他的個人史通過他的孩子的補充,顯得更加完整,有殘缺的遺憾,又有溫潤的暖意。
晚飯後,要去唱歌。這是在飯桌上便議論了的話題,仿佛是為了佐味。其間,我還領略了海南稀飯的含義。一個網絡名字怪異的當地女孩教我說海南話:加呆乖。我學會了,雖然發音時稍稍覺得生疏,但依舊覺得好玩,不停地向著被夜色吞沒的人說:加呆乖。
這句話是吃完飯以後說的,意思是“吃西瓜”。
我常常驚奇於話語的變化,它模仿萬物自然的生長,一株樹上所結的果實,因為陽光所生長的枝條的不同,而發生形狀及味道上的變化。方言也和地域以及所食用的食物相關。
在夜晚,我聽著他們時不時地用海南話說一些我朦朧中仿佛也聽得懂的事情,突然有種難以言說的寂寞。
我又大聲地向著他們說了一聲“加呆乖”,他們正在說的話被打斷,他們被我聲音裏摻雜的某種曲折的東西逗笑。在此之前,我從未想到,一個字的讀音,也含有抵達的意思。
之二
小縣城的夜晚是悠閑的,有些像油畫,氣息模糊。道路也多是窄細的,走在上麵,總感覺有一股歡喜在內心裏醞釀著,卻始終不能順暢地掏出來。差不多,這種歡喜像回到故鄉一般,雖然很親昵那素樸的自然風物,卻時時又飄浮起一種沒有來由的驕傲,仿佛緣於自己已經有了飛翔的現實,而忘記過去窘迫的年月一般。
小縣城的夜,和一個女孩的少女時代相仿佛,那街上匆匆掠過的女人,總有股說不出的曖昧和羞澀。
我們吃完酒,便去唱歌。唱歌,這是個和表達相關的詞語。唱歌,仿佛是一種自我介紹。是氣息,也是內心的流露。有時候,一首樂曲幾乎能把一個人擊倒,那些和我們自身流向相同的曲子,是食物,是油彩濃鬱的油畫,是柔軟適度的服飾,是氣息暖熱的呼吸,是一切可以觸摸的柔情蜜意。而我卻不大會唱。
不大會唱,卻依舊喜歡聽,我喜歡唱歌的人,覺得他們在聲音裏發現了自己,他們是有自我的人,而我們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在物質及細小的利益裏,輕易地就把自己丟失了。
活著,如果丟失了自己,那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我一直珍惜自己的存在,將自己分成不同的文字,存放在時間的櫃子裏。我寫長短不一的文字,不過是要刻畫自己的模樣。我想將自己存在過的證據都梳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