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有些迫不及待了:“還有,上次那幾個準備去總部培訓的軍官也一起去吧。”
“是。”
有了團長的話,大家都加快了速度。
在數百個戰士的忙碌下,裝卸工作高效率進行,最後僅僅小半天之後,李雲龍便出發前往總部。
······
總部。
張萬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順著山路,從隱蔽在岩洞內的兵工廠走了出來。
為了保證隱蔽性和安全性,兵工廠位於深山間的一處山洞內,這樣可以避開鬼子的轟炸,鬼子間諜也別想滲透進來,但對應的,也加大了進出的難度。
好在總部這邊,人手充足。
“小心點,注意腳下。”
他不時回頭叮囑身後的戰士們。
他身後,三十來個戰士每個人肩膀上都扛著一個彈藥箱,這些老舊的彈藥箱外麵用自製粉筆標注的字跡,表示這些都是擲彈筒榴彈。
一行人順著山路來到山坡下,最終抵達一處平地,這裏有著一個村莊。
從外表看,這裏和普通的村莊沒有任何區別,村莊外的山坡上是一一塊塊田地,但一旦靠近,就能看到,這村子裏房屋外標注這一塊塊牌子。
八路軍倉庫,八路軍被服廠······
一行人進入村莊之後,路過被服廠的時候,張萬和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被服廠,心裏突然回憶了李雲龍擔任被服廠廠長的那段時間。
也就是那次,是他張萬和的轉折點,是後勤部的轉折點。
在那之前,他也一直負責總部後勤部工作,兵工廠,被服廠他都管理,而且已經快兩年了,但因為各種困難,這兩年來,一直沒有多少起色,被服產能不夠部隊塞牙縫,武器彈藥就跟別提了,複裝出來的那點子彈,連塞牙縫都差得遠。
當時也實在是沒辦法,部隊日子難過,連飯都吃不飽,不管什麼物資都是嚴重缺乏,根本騰不出多少力氣來籌備後勤生產。
從那一天開始,他後勤部,就像嚴重勞累的時候,突然休息了一下,喘了幾口氣,然後一切就慢慢好起來了。
棉花棉布解決了那個冬天幾乎所有戰士穿衣的問題,雖然如今早已消耗光,被服廠因為原材料缺乏又恢複了低產能,但當初生產出來的那一批大棉衣卻已經在部隊中,為冬天的戰士隔絕寒風,哪怕不夠每個戰士一件,但再也不會出現戰士們穿著單衣冒著風雪外出巡邏警戒了。
緊隨其後,李大團長又搞到的那一大批精良彈殼。
這解決了彈殼缺乏,複裝質量差的問題,讓他能騰出精力,解決彈頭還有底火的生產問題,幾個月之後,兵工廠複裝能力便大大提升,前不久,複裝子彈加上自造子彈產量最高峰甚至達到過一萬發每天,雖然隻維持了一天,但再給他一段時間,他敢保證,能每天都能有這個產量。
還有繳獲鬼子的擲彈筒生產設備,不僅僅讓部隊能生產有膛線的擲彈筒,炮彈產量也提升了不少·····
對了,還有他從哪個神秘商人手裏弄來的捷克式機槍,德造大瘤子手榴彈,德造駁殼槍,毛瑟尖頭彈,都讓部隊實力提升了不少,對比整個部隊,不算多,改變戰局遠遠算不上,但屬實讓部隊減員和犧牲降低了很多。
“張部長···”
剛走出被服廠,他便看到了急匆匆離開的劉院長,無論何時劉院長都是一副急匆匆的腳步。
“劉院長。”
點點頭,張萬和回應道。
腳步沒變,但對比之前,總是愁眉苦臉的樣子,此時的劉院長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起來。
自從李雲龍劫了鬼子軍列,繳獲幾十噸藥品之後,還有當初在太原繳獲的那一噸黃金,也被邊區那邊分出一部分從國外購買藥品,購買了一些醫療設備,讓總部醫院日子也好了起來,傷員出院的幾率大了不少。
帶著二十幾個扛著彈藥箱的戰士,張萬和最終來到了村子的一間屋子院子中,這裏有兩個團長早已在這裏等待。
“張部長。”
看見張萬和,來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程團長,王團長。”
張萬和笑著回應。
來人是部隊的兩個團長,772團程團長,和李雲龍一個旅的,還有一個是其他旅團長,也是主力團團長。
兩個團長也不廢話,直入主題:
“來,把東西都搬進來。”